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媽閣是座城》:嚴歌苓的新“魔幻現實”作品

時間:2014年02月12日 14:25 來源:江南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媽閣是座城》封面

  嚴歌苓

  今年1月,嚴歌苓從柏林飛回北京,帶著她21萬字的新書《媽閣是座城》。

  她形容自己忙得“像個推土機”,她獲獎無數的小説《陸犯焉識》將由張藝謀搬上大銀幕,新的長篇小説《老師好美》也將交由路金波付梓。她的先生在另一座城市上班,她要在家帶孩子、陪女兒上芭蕾課,但這個“翻手為繁華,覆手為蒼涼”的奇女子,卻不斷地有好作品推出,似乎歲月沉澱在她身上的只有優雅的容顏和美好的文字。

  澳門賭場體驗生活

  嚴歌苓此前曾創作過《天浴》《扶桑》《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小姨多鶴》《陸犯焉識》等作品,是中國當代最高産的女性作家之一。這次推出的新作《媽閣是座城》,嚴歌苓重新回到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中,視角對準大眾並不熟悉的“疊碼仔”群體。小説主要講述了2008年至2012年,澳門賭場女“疊碼仔”梅曉鷗和3個男賭徒的故事。

  “有一次回內地,一幫很富有的朋友跟我講了一些賭場的故事。我覺得怎麼這麼血淋淋啊、怎麼這麼殘酷啊,我聽完之後就到了澳門,去找賭桌另一側的一些人——那些為賭場工作的人,了解他們的情況。這就是我這兩三年來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談到這部小説的創作初衷時,嚴歌苓覺得可能在國外呆得時間長了,每次回到國內都感覺暈眩和無比新鮮,這個時代也充滿誘惑,寫作的時候很多故事都是從腦海中蹦出來的,“中國這二三十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太魔幻了。”

  為了創作這部涉及賭博題材的小説,嚴歌苓專程去澳門的賭場裏體驗生活。她説:“我拿自己的錢學賭博,沒想到第一次居然贏了,雖然贏得不多,還不到1000元。不過,第二次去就全輸了。我就想找到他們癡迷的、白熱化的境界,然後也沒找著,但我學會了賭博,至少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是懂賭博的。”在小説出版之前,有點“心虛”的嚴歌苓把書稿給澳門的朋友看,“我把小説給賭桌兩邊的人都看了,他們的評價是‘寫得真像’,我也就放心了。”

  賭完之後寫“情殺”

  《媽閣是座城》中的女“疊碼仔”梅曉鷗擁有多重身份,她身邊的3個男賭徒同樣身份不同、性格各異,分別是北京的大房地産商段凱文、木雕藝術家史奇瀾,以及梅曉鷗的前情人、原國家某部委科技人員盧晉桐。小説除了描寫社會物欲和賭場風雲,重點寫的是梅曉鷗的情感歷程,將筆墨放在了“愛的救贖”上。

  嚴歌苓認為,梅曉鷗是社會畸形的産物,“她是誕生在社會轉型當中的一個人,想自強,又嚮往虛榮,變成了別人的獵物。她身上有女人的種種弱點,儘管也有很多叛逆和積極向上的一面,但是在這個時代就成了一個畸形的産物,她既是男人的獵物,又是男人的剋星,既是賭博的敵人,又是賭博的橋梁。有人通過她走向賭博、走向毀滅,也有人通過她走向拯救,她是多面的、複雜的一個人。”

  在嚴歌苓看來,通過梅曉鷗這個中心人物也可以觀照這個時代。“當下這個社會處於轉型的時代,充滿誘惑,也非常魔幻。吃喝嫖賭抽,在社會轉型的時代體現得特別有色彩。如果説要寫魔幻題材,中國現在的都市社會就是很魔幻的,比如富人之間流行的喝紅酒,花很多很多的錢去買一瓶紅酒。我之前的小説《赴宴者》寫了‘吃’,這個寫了‘賭’,我還要寫‘情殺’。”

  作家有權展示社會面貌

  過去的一年中,很多作家都將視角重新對準社會現實,賈平凹、蘇童、閻連科、馬原先後推出了《帶燈》《黃雀記》《炸裂志》《糾纏》等長篇小説。這也包括嚴歌苓在魯迅文學院的同學余華,小説《第七天》出版後卻引來眾多爭議,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對一些社會新聞事件的直觀描寫。

  嚴歌苓至今還沒有翻看《第七天》,不過她覺得故事題材來源於新聞事件,這本身沒有問題,“我的新一部小説《老師好美》也是根據真實案件來的,也借用了很多網上看到的故事。我覺得關鍵是作家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詮釋這個故事,這就是一個作家怎麼來理解文學的,或者是魔幻的,或者是大白話的。”

  談到作家如何來描寫社會現實的問題,嚴歌苓説:“我的看法是現實能夠比我們創造出來的魔幻世界更加魔幻,很多東西作家寫出來以後,人家就説你編造的吧。實際上,如果按照真實的情況來寫,就成了通俗故事了。”

  在嚴歌苓看來,每個作家應該是在誠實、自然的心態下寫小説,“應該誠實地問自己,你認為你寫的東西是文學嗎?如果覺得是文學,那你就這樣寫好了,也許是你的一種寫作風格的探索,或者另外一次突破。我寫的時候一般是這個事件會不自然地來找到我,覺得不寫不行了,這樣一種狀態。”嚴歌苓認為,作家有權展示這個社會的生活面貌,也有義務為各種社會問題找到答案。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