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陜派相聲“滿腹經綸”走紅 表演者:不用網路段子

時間:2014年02月10日 15:31 來源:西安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相聲《滿腹經綸》的表演者苗阜和王聲 (資料圖)

  馬年春節最火的相聲是什麼?陜西相聲《滿腹經綸》絕對稱得上當仁不讓。這段由苗阜、王聲兩位陜西80後青年演員表演的相聲,大年初一在北京衛視春晚上亮相,接著又上了天津、上海、山東、湖北等臺的春晚,火遍大街小巷,就連央視新聞、新週刊等官方微博都轉發並稱其為“業界良心”“中國好相聲”,很多網友表示“放到央視春晚上,能夠拯救馮小剛 ”。記者日前通過微信採訪了苗阜,據他透露,“很多包袱就是我們一場場演出跟觀眾互動‘軋’出來的。”

  談網路爆紅

  不是因為加了時尚元素,而是因為回歸相聲的根本

  記者:這次《滿腹經綸》這麼受歡迎,一下子在全國打出了陜西相聲的知名度,開始怎麼會選擇上北京衛視呢?

  苗阜:青曲社已經在陜西發展5年多了,我們也想去全國其他地方推一推,去年9月天津舉辦第四屆相聲節,我們就去參加了匯演。後來這個節目被推薦到中國曲協,北京衛視看到後就邀請我們參加他們的一個大賽,那次我們演出的就是《滿腹經綸》。現場演出效果特別好,北京衛視就定了我們上他們的春晚。

  記者:那有沒有總結這個節目特別受歡迎的原因?很多網友覺得這個相聲沒有陳詞濫調,而且有很多創新。

  苗阜:大家覺得《滿腹經綸》之所以受歡迎不是因為加了多少時尚元素,反而是因為我們回歸了相聲最傳統的表演技法和手段。我們在相聲傳統的框架和表演方式上加入了新鮮元素,但沒有背離本來的路子,業內很多老師就認為我們這個節目回歸了相聲用語言取勝的基本技巧。有繼承才能有發展,繼承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的表演技法、節奏、手段和結構,我認為現在的相聲需要回歸。

  談相聲包袱

  不用網路段子,我們要給相聲“置産業”

  記者:這次央視微博都推薦你們的相聲是“業界良心”,因為沒有使用一個網路段子但是笑料十足,這些笑料、包袱都是怎麼取材的?

  苗阜:節目裏很多包袱是我們青曲社現場演出時“軋”出來的。我們每年有上千場演出,跟觀眾互動非常多,跟觀眾互動就能“軋”出很多笑料來。現在有些相聲演員用了很多網上的段子、包袱,因為這個出效果快啊,觀眾也容易接受,但這樣的相聲流傳不下來。我希望我們做出的相聲能像老一輩那些傳統相聲一樣,過十年二十年稍微修改修改還能用,我們行裏管這叫給相聲“置産業”。

  我們如果落在潮流之後,讓網路段子引領我們,那相聲這門語言藝術的魅力就大打折扣。

  談陜西相聲

  保留陜西特色,推廣陜西文化

  記者:很多觀眾在這次北京衛視春晚之前,可能都不怎麼了解陜派相聲。你在表演中就加入了寶雞方言,那句“娘娘,風浪太大咧!”讓人印象深刻,以後的表演中還會繼續弘揚陜西特色嗎?

  苗阜:我們一直在推陜西特色和陜西文化,相聲裏保留了很多陜西文化積澱和歷史積澱的痕跡。以前陜西很多演員擔心陜西文化帶到全國會不容易被接受,但我覺得不是這樣,比如《武林外傳》裏閆妮的陜西話不是很多人就接受了嗎?今年春節我們還參加了天津衛視的春晚,在節目裏還唱了秦腔裏的黑撒,很受觀眾歡迎。我們以後還會繼續在全國推廣陜西文化。這些日子有很多人問我能否上央視春晚,我想我願意去嘗試。因為這是個更大的平臺,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陜派相聲。

  記者:青曲社是陜西著名的相聲社團,現在名氣打到了全國,接下來有什麼發展計劃嗎?

  苗阜:青曲社接下來會從一個相聲表演社團向全面推廣陜西文化這個方向去發展,我們有意建立一個三秦文化大院,在裏面展示很多陜西當地曲藝,比如道情、快書、快板、帽翅、吹火、頂燈等等,我們會用一種全新的形式推廣這些陜西傳統曲藝。■記者 肖雪

  “有個愚公,沒事在那裏刨山……後來感動了玉帝,派兩個黃巾力士下來把王屋與太行一搬走,WIFI信號立馬就滿了。可山是搬走了,原來山下壓著兩個妖精,一個蛇精,一個蝎子精。得虧老頭有個七彩葫蘆籽,種下去,長出七個葫蘆娃,降服了妖精。後來七個葫蘆娃隱居在森林之內,外國有個公主落了難,躲在他們居住的小屋之內。公主有個後媽變成一個賣蘋果的老太太,公主咬了一口蘋果,嘎嘣死了,剩下半個喬布斯拿走了。”

  (《滿腹經綸》部分精彩臺詞)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