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山遺址出土的陶片拼接修復的陶器。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橋山遺址發掘出土的紡輪。本報記者 武威 攝
橋山遺址發掘出土的雙肩石斧。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1月16日,橋山遺址,考古隊員正在作業。 本報記者 武威 程范淦 攝
橋山 遺址 發掘 南島語族
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
橋山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
的重要組成
中國社科院計劃在海南用3年至5年左右的時間,聯合海南考古研究機構,對史前時期文化的面貌進行揭示,橋山遺址出土文物作為“物證”非常重要,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社科院沒有對海南史前遺存進行過考古發掘,但深知這一探源,也是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組成,它在考古學、邊疆學、人類學上都有不可估量的學術價值,海南也應加大對遺址發掘的支援和保護。
海南省副省長王路:
考古為海南文化遺産保護
提供翔實資料
開展海南考古,發掘海南的史前和歷史時期的遺址,可以揭示海南的歷史文化內涵,為海南的文化遺産保護提供翔實的資料,可以為海南建設考古遺址博物館乃至考古遺址公園創造條件。我省擬開展考古工作的重點地區———陵水已被海南省確定為今後幾年的重點文化旅遊開發區。海南考古工作將會為陵水乃至海南國際知名度的提高,為該區域的文物保護、旅遊開發進而對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海南史前文明發掘注入國家力量
一場探尋海南史前文明和譜係淵源的合作,掀開又一輪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海南省政府共同簽署合作開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協議,雙方決定,共同進行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學文化研究。
這是一個全新的信號,它意味著,從此海南的史前文明發掘,將被注入國家力量。
合作發掘的範圍,彌補了以往海南考古學界很多“空白點”。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如何闡明古代的海南與南海諸島居民的密切聯繫,探討海南島的史前先民與南島語族起源的關係,以及在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古代文化交流史上所發揮的獨特作用”被擺在了合作框架協議的顯著位置。
考古隊將發掘的目光聚焦到了一個新方向———南島語族,出土的復原文物被證實有“獨特面貌”。
海南與“南島語族”到底有怎樣密切的關聯?等待我們去探求的是何種密碼?我們面對的,是一片陌生而新鮮的考古新視野。
因為“南島語族”在當前國際考古學上的高熱度,海南島,站在了閃耀著語族文化光芒的舞臺中央。
1.神秘的“南島語族” 海南尋找物證
是世界上僅次於剛果語族的第二大語族,包括1262種語言,分佈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個島國
1月14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為牽頭人的考古專家團隊,聯合海南省考古研究所,在陵水黎族自治縣三才鎮境內,經過細緻調查和鑽探,于去年探方發掘基礎上繼續向西移動,在距原臺地西向約200余米另一台地布設5米×5米的6個大探方,新發掘正式開啟。焦點聚于一個新方向———南島語族,並且借助國家考古力量。
南島語族,對很多人來説還頗為陌生,但在考古界,這是數十年前已耳熟能詳的字眼。自1930年代以來,南島語族這一學術熱門課題,一直備受太平洋地區考古學、人類學和語言學等領域眾多學者的密切關注。
作為世界上僅次於剛果語族的第二大語族,包括1262種語言之多,南島語族的地理範疇分佈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個島國,分佈地區東到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臺灣島,南到紐西蘭,主要居住地區包括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等,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顯而易見地,從地理位置上來劃分,位處南海的海南島,很可能處於南島語族的區域覆蓋範圍內,但是,它到底是不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呢?如果從考古學文化的角度來考量,這些猜想和疑問必須要找到“物證”來比對,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物證”又在哪呢?
在海南唯一的一個沿海黎族自治縣———陵水,橋山遺址正在試圖給出答案。
目前,考古專家團隊正在對其出土的石器、陶器等,與其他南太平洋島嶼出土的語族“物證”相比對,如果兩者具有潛在的聯繫或者某些相似,那麼,作為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支點,海南島的史前演化譜係也將有新的進一步的明晰,並在促進南太平洋地區文化親近感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對海南考古界來説,是一個頗有新意和挑戰性的課題。”省文物局局長王亦平説。
2.海南學界“失語”引發考古界震動
權威考古學家支援南島語族“中國起源説”,美澳等國學者都曾對海南予以關注,但海南學界卻無相關研究成果
海南省博物館館長丘剛,從2006年起開始關注海南島與南島語族的關聯。他也曾十分好奇:數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南島語族的祖先如何從沿海出發,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利用獨木舟乘風破浪,成功航行到了幾乎沒人的太平洋島嶼?
作為一位學者型的幹部,他腦海裏曾有過大膽的設想:如果按照國際上較為推崇的“臺灣島是南島語族北部起源”這一説法,那麼地處臺灣地區西南方向,與臺灣同一族源的海南,也可能是南島語族的聚集點!
然而,因人員隊伍、科技條件等客觀因素,8年前,對於這一猜想,最終沒能付諸實踐,其研究在海南也沒能得到延伸。
時光飛逝間,作為跨界民族考古學研究上的“大熱門”,其他國家和國內其他地區對南島語族的研究腳步卻未曾停止。
一些國外人類學者從南島語族的民族語言學角度不斷考古發掘,認為原南島語族起源於東南亞;而中國學者從古代華南民族史角度探討,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福建或臺灣。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權威考古學家彼德·貝爾伍德也支援“中國起源説”。他認為,新石器時代南島語族的祖先,是由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和廣東一帶發展而來,在距今6000多年源於中國的南部,由於稻作農業所形成的人口壓力而擴散至臺灣,然後經過菲律賓,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殖民于整個太平洋地區,形成了分佈廣泛的南島語族,這個理論也被稱為著名的“快車理論”。
2010年底,福建省將“南島語族的遷徙路線”作為申請世界文化遺産的題材進行“申遺”推動,這讓我省的考古學者們受了一次很大的震動。
“震動”在於,大家沒有想到,這一被海南較早觸及,但卻被忽略的課題,在國內的研究竟是如此迅速,而海南卻與之擦肩而過,甚至“落伍”了。
原來,早在2002年12月,由福建博物院考古隊與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就已經首度合作,對地處福建省東山縣的大帽山貝丘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兩國考古學家從中國福建東山等東南沿海出土的大量石器、陶製品等文物製作的方法、生産工藝等方面進行考證後,得出了南島語族的祖先可能源於中國福建的結論。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可能是福建東南沿海一帶,再向臺灣、菲律賓和大洋洲等地傳播。
期間,廈門大學著名學者吳春明教授也對南島語系的起源進行了大量細緻研究,撰寫出《“南島語族”起源與華南民族考古》等,較為系統地論證了華南史前百越民族文化與臺灣、東南亞、大洋洲的南島語族屬同一個土著民族文化共同體體系。
“因海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美國、澳洲、中國臺灣、香港等很多國家和地區學者都曾對海南予以關注,可我們在這一領域卻幾無成果,我們為曾經在學界上的‘失語’感到遺憾。”丘剛説。
3.一份“遲來的報告”
佐證海南與南島語族的關係:陵水出土和流傳的樹皮布、石拍、嚼檳榔、紋身等文化特質,普遍存在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臺灣原住民族又與太平洋群島的民族關係非常密切
海南的位置應與“南島語族”有關,但關聯到什麼程度?
2011年,丘剛的好友、畢業于北京大學的李星良博士到陵水挂職副縣長,老友相會,話題聊不完。
丘剛提到在南島語族研究上的“失落”,這讓同為學者型幹部的李星良倍感驚訝:“老丘,你這猜想很有意思,你説到南島語族與海南島或有關聯,也與陵水有關,能不能寫出一份報告?”
“4000多年前,南島語族的文化因素已經擴散到海南島,這從陵水南灣猴島處的石貢遺址已得到了佐證!”丘剛説。
“你來試著論證,我負責向縣委請示,爭取得到支援!”李星良説。
丘剛為這份熱烈的回應感到興奮。
經過細緻打磨,丘剛完成了這份“遲來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暢訴:早在2007年春,海南陵水石貢遺址的發掘,已出土了4000多年前一些與南島語族相關的遺物,近年來,已有臺灣“中央研究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機構的專家相繼來到海南,到海南省博物館考察陵水石貢遺址出土的相關遺物,探討與海南考古合作的可能性。
“另外,陵水出土和流傳的樹皮布、石拍、嚼檳榔、紋身、洪水傳説等文化特質,也普遍存在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臺灣原住民族又與太平洋群島的民族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研究已表明,海南島的原住民黎族與臺灣島的原住民高山族有著共同的族源,這種現象已在民族民俗學領域得以證實;而陵水作為海南唯一的沿海黎族自治縣,如能對其所轄縣域內的石貢、大港等相關遺址加強考古合作並進行深入研究,則可能觀點將得到進一步證實。”
……
這份對深度發掘陵水遺存傾注真情的報告,得到了陵水縣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援,至此,海南對與南島語族關聯的深入研究開始了。
4.出土物印證南島語族的海南“痕跡”
深入研究或可將南島語族人群在海南島生存的面貌逐步復原,這將是探尋史前時期海南最早族源的一次溯源之旅
與曾經佐證過“南島語族”印記的石貢遺址相鄰的地方,就是橋山遺址。
在2013年啟動的橋山遺址發掘中,不斷有新的器物出土,試圖努力證實著考古學家們的猜想。
1月16日,記者趕往陵水橋山遺址處,在新一輪發掘現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傅憲國,帶著考古隊員張小波、鄭雲峰、徐浩寧等人正在進行土層切片。而周圍仍是大片大片的芒果、西瓜地。
經過了一年多的發掘、記錄、檢測、粘貼、復原等程式,一批新的文物已經被復原,呈現出了令人驚嘆的面貌。從這些石器、陶器中,似乎隱隱可見古人生活的點滴痕跡。
“這是大家幾個月來一片一片粘貼起來的,與廣西貝丘遺址等地出土文物相比,出土數量很少,樣貌也並不漂亮,但是意義重大。”考古隊員張小波指著拼接出來的夾砂紅褐土陶罐和炊具説。
為了方便辨認,傅憲國將一年來的橋山遺址出土文物的復原成果一字排開,排成了3排共計23件“作品”,向記者展示。
此次整理中,橋山遺址再次出現了珍貴的有肩石斧2枚。顧名思義,有肩石斧,就好似有左右兩個肩膀的小型石頭器具,石體長約15釐米,寬約10釐米,呈現出斧頭面的形狀,但斧頭卻沒有刃,邊緣較為光滑,石體顯出灰白色。傅憲國解釋説,對於石斧的用途,推測古人是將做好的木柄固定在有肩石斧的肩部以上的部位,用來鑿砸東西使用。
傅憲國認為,史前時期的海南島,雖然當時的海上交通不甚便利。但因海南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人利用風向和流向,還是較為容易往來漂流於海南島及周邊地區的,更有可能與周邊的馬來(今印尼)、安南(今越南)、暹羅(今泰國)等地區産生一定的聯繫,有肩石斧在馬來、安南、暹羅等地區都有發現。
這些器物,更有似“無聲的歷史”,似乎都在印證著海南與南太平洋諸島有著或多或少的潛在聯繫。
既與南島語族推測起源地福建、臺灣等地有著出土器物上的密切關聯,又在發掘中找到了海南與東南亞地區的相似器物,那麼,不難推測,南島語族自北往南發散覆蓋的歷史進程中,海南島很可能是關鍵的發散點、轉机站。那麼,也可就此大膽推測:南島語族人群在海南島有生存過的可能!
如果能進一步從陵水出土的器物找到更多人類活動的遺存進行深入研究,或可將南島語族人群在海南島生存的面貌逐步復原出來,這也將是探尋史前時期海南最早的族源的一次溯源之旅。
“在新一輪的考古發掘中,我們當然更加希望,能夠在新探方中找到古人群生活的墓葬、人骸骨、生活區域,而不僅是一些祭祀用品的堆積。”傅憲國對橋山遺址新探方的發掘充滿期待。他推測,祖先學會了選擇在鄰近水源的地點聚族而居,慢慢從依賴天然賞賜過渡到生産經濟階段,進而有了原始農業的出現,人類又逐漸學會了建造房屋,併發明陶器。新探方所在地旁正連著一條天然淡水溪流,附近有農耕,也處於靠海地帶的背風處,發掘出墓葬、人骸或其生活區的遺跡是十分可能的。
南島語族
南島語族溝通使用的是南島語系,也叫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主要分佈在海島上的語言。根據世界語言資料庫統計,該語系包括1262種語言之多。
最早發現“南島語族”這一特殊群體的,是西方探險家。那時,他們無意間發現,在廣闊的太平洋眾多島嶼上,“許多話語不能相通的民族,對鯊魚、烏賊、蝦等動物的稱呼卻都一樣”,這跡象引起了16世紀西方探險家們的好奇。後來,歐洲的一些學者相繼來到南太平洋。通過調查研究,他們發現,在這些散佈的小島上住著的人群,竟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同島上的居民不僅外形上極為相似,某些語言竟然也是相通的;很多詞彙的發音和意思也幾乎完全一致;包括航海方式和能力,甚至所造出來的船都是一樣的。於是,世人便給這樣一個有著共同海洋文化和關係紐帶的特殊群體取了一個名字:南島語族。
橋山遺址被寄予厚望
伴隨著考古發掘的腳步越來越快,擁有5萬平方米海南最大史前沙丘遺址,並且在華南地區沙丘遺址面積中也位居前列的橋山遺址,如今被寄予了開發深度文化旅遊的厚望。
陵水或建考古遺址博物館
因為橋山遺址新發掘所在地,正位於陵水先行試驗區內,緊靠在建的南海博物館,以及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為此,我省初步形成了具有傾向性的意見,準備在先行試驗區遺址發掘地籌建“考古遺址博物館”或“南島語族遺址公園”,進而將幾大文博基地聯成一片,形成規模效應。這個構想也得到了學術權威機構———中國社科院的認同,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等都對此表示支援。
王巍認為,橋山遺址面積可以達到5萬平方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可以據此初步推斷,該遺址延續時間比較長,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並且可以推測這裡在史前時期不是少數幾戶人家生活,而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遺址公園和有關對南島語族研究基地的建立無疑對當地文化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和促進。
陵水將成海南歷史文化旅遊地
對於發掘的不斷加快,陵水也有借助考古研究,深化發掘地文化內涵,發展深度文化旅遊的初步設想,王偉光十分贊同,他説,從考古發掘地來講,如果這裡真正被證實是南島語族的聚集點、擴散點或轉机站,那麼陵水將成為海南歷史文化淵源中尤為重要的旅遊觀賞地之一。陵水沿海有在古時就已形成的出海點,有黎安等天然碼頭,這些對文化旅遊的開發都大有裨益,做好陵水的深度旅遊開發,在不久的未來,人們到海南休閒旅遊,不僅可以呼吸好的空氣,還會在陵水領略享受到一種真正的文化韻味。
中國社科院建議與海南
共建考古研究基地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張江説:“借助國家考古力量,海南能夠在考古人才隊伍、科技水準和經驗積累上有新的飛躍。鋻於對出土文物的研究需要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進行檢測、復原、拼接、粘貼等一系列基礎性工作,建議並希望能與海南共建考古研究基地,加大雙方的長期深度合作。”
(本報椰林1月21日電)■ 本報記者 杜穎 程范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