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微博退潮的啟示與感慨:興趣成了技術的副産品

時間:2014年01月21日 15:38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16日,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發佈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微博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均首次出現大幅下降,其中用戶規模減少2783萬人,使用率降低了9.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卻高歌猛進,不僅用戶規模超過5億,使用率也達到86.2%,接近微博使用率的兩倍。在放棄微博的用戶中,37.4%的人轉而使用微信。

  從2009年中國第一家微博平臺開啟,到2013年底,僅僅四年的時間裏,微博經歷了太多的榮耀和爭議,它曾經被當做公共意見表達的新平臺,也曾被指為網路暴力和發泄的渠道,如今,新的交流和表達技術的出現,又讓它陷入了會不會就此衰落的疑問之中。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河説,“科技時代,有一個一般的特徵,即快速。人們對21世紀的定義有很多,資訊時代、太空時代、基因時代……這些名詞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速度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速度的時代。”

  速度崇拜的時代

  過去人們會把一個東西用到使用價值完全消失,産品在不斷地折舊,最後歸零。但是現在折舊的觀念不同了,只要有新的出來,原有的産品就一次性地完成了折舊。

  北京晨報:微博用戶大幅下降,引發很多人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是微博衰落的前兆,在您看來,這表現了什麼?

  李河:最直接的原因,恐怕還是技術的更新換代。我們所處的這個科技的時代,有一個一般的特徵,即快速,整個社會有一種速度崇拜,技術成為非常重要的生活變革推動者,這是前現代社會所不具備的。這種速度崇拜的特徵其實並非今天才有,從工業時代就已經誕生,反映到社會層面,就是生活節奏的快速化、對組織效率的追求等。中國的今天尤其是一個速度崇拜的時代,包括對GDP增速的追求,整個社會中的速度崇拜無所不在。

  北京晨報:速度崇拜對微博的影響在哪?

  李河:數字技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升級,升級不是需求推動的,而是生産推動的。如匈牙利經濟學家奧塔·謝克曾經所説的:傳統社會是“饑餓造成食物”,消費者需要什麼,人們就生産什麼。現代社會則是“食物造成饑餓”,這段話是評論廣告的,但其實在許多領域都合適。同時發生變化的,還有人們使用産品的觀念,過去會把一個東西用到使用價值完全消失,産品在不斷地折舊,最後歸零。但是現在折舊的觀念不同了,只要有新的出來,原有的産品就一次性地完成了折舊。

  李河:興趣轉換的背後是技術落後

  技術的更新,總是伴隨著社會倫理的變化,人們在好奇新事物的同時,也是不斷地為新事物所困擾。

  早在微博剛剛出現不久時,就已經有不少用戶或短暫、或長久地離開微博,原因各有不同,有人為了遠離微博中的語言暴力、也有人因為微博的管理方式而出走。

  微博出現時,許多人曾為它歡呼,把它當做公共交流的平臺,而如今,許許多多的人們又離開這個平臺,轉戰微信,使公共交流重新回歸到私人化的小圈子。

  僅僅數年之間,究竟是什麼,改變了人們的對於表達的觀念和選擇?李河説:“看起來是公眾興趣的變化,但其實是被技術所影響和左右。”

  興趣成了技術的副産品

  微博畢竟還是要人去不斷地書寫,而新的技術和工具則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表達和交流方式,比如微信,它可以書寫,也可以語音對話,甚至還能看電影、玩遊戲等,功能更多,傻瓜化更強。

  北京晨報:微博出現時,不少人為之興奮和歡呼,但不久之後,卻又大量地離開微博,這種變化説明什麼?

  李河:在微博出現之前,人們的交流很多時候是私人性質的,比如郵箱、各種即時通訊工具,或者是小圈子化的,如bbs、部落格等。而微博的出現,使私人性的交流和書寫得以進入公共空間。我們知道,原本的書寫特徵是慢,曹雪芹的批閱十載,賈島的推敲,其實都是慢,在慢當中,人們不斷地沉澱、思考,最終完成經典性的書寫。但是現代社會的書寫要求的是快,是空間覆蓋廣,當然,許多人仍舊想慢下來,但是已經做不到了。書寫變得傻瓜化,它的目的不再是滋養心靈,而是為了吸引眼球。微博是觀點的直陳,省略了複雜的論證、嚴密的邏輯,把觀點當做文字的匕首,誰的兇器更快,誰的話就會變成一個事件。要看到,微博畢竟還是要人去不斷地書寫,而新的技術和工具則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表達和交流方式,比如微信,它可以書寫,也可以語音對話,甚至還能看電影、玩遊戲等,功能更多,傻瓜化更強。

  北京晨報:這是人們轉換興趣的原因嗎?

  李河:看起來是公眾的興趣在變化,但其實是興趣被技術所左右,成了技術更新的副産品。這就造成了一個悖論,資訊交換得太快,最後只有交換沒有了資訊。當前的社會中,時尚變化應接不暇,新的技術在不斷地出現和消失,正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真話與瘋話難以區別

  真話多了,原本在生活中不敢説的話,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中説,網路反腐正是這種現象的一個表現。其次,瘋話也多了,那些病態的話、潛意識裏的思想也都表現出來了。

  北京晨報:微博紅火的時代,其實也有不少人因為微博中的語言暴力而離開,這也引起了許多關於公共空間表達規則的討論,究竟應該怎麼看待公共空間的表達?

  李河: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批評者把網際網路文化稱為“廁所文化”,那個時代,bbs上胡説八道的人也並不少。網路的誕生,使得私人語言進入了公共空間,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到,這些進入公共空間的私人語言,是帶著面具的、是匿名的。這個面具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真話多了,原本在生活中不敢説的話,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中説,網路反腐正是這種現象的一個表現。其次,瘋話也多了,那些病態的話,潛意識裏的思想,也都表現出來了。所以説,私人語言進入公共空間之後,像微博這樣的平臺,不僅是觀點表達的空間,同時也是情緒宣泄的空間。

  北京晨報:對於如何加強網際網路意見表達的管理,一直都爭議不斷,應該怎麼樣應對這種情況呢?

  李河:其實網際網路上的表達一直都在規範,規範的好處是,把瘋話規範掉了,但同時它的壞處也表現出來了,就是把真話空間也規範掉了。網際網路使得人們真正進入了公共空間,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合理的網際網路表達規則,同時,在管理的時候,是否能把真話和瘋話空間相區別。這當然不容易,事實上,要保證真話空間,可能也得一定程度上的允許瘋話空間的存在。

  微博依舊會存在

  文字産品的涵義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文字本身的意義,另一部分是文字的載體。很多時候,媒體的革新都是載體的革新,但同時這種革新又會帶來意義的變化。

  北京晨報:離開微博轉戰微信,有人指出,這可能也表現出人們的表達從公共空間回歸到了私人空間,是否如此?

  李河:微博和微信確實有不同的特徵,微博更多的表現出公共化的特徵,而微信則更多小圈子化,幾個熟人,一些朋友在一起聊天。但是這並不表明微博會因此式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微博依舊會存在。此外,從管理上看,是否給這樣的公共表達足夠寬的邊界,是我們在公共空間管理上的一個試金石。

  北京晨報:作為新媒體,它的影響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您看來,新媒體的不斷革新,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李河:文字産品的涵義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文字本身的意義,另一部分是文字的載體。很多時候,媒體的革新都是載體的革新,但同時這種革新又會帶來意義的變化。比如大規模印刷術出現之前,文字産品很少並且帶有神聖化的色彩,比如中國的四書、西方的聖經。但是大規模的印刷術發明之後,帶來了大眾性文本的出現和雜誌、報紙出現。過去,人們追求經典型的書寫,比如19世紀諸多的思想創作、名著經典。文本從少數精英壟斷的稀缺産品變成大眾化産品,它的內容,也開始脫離神性,進入經典時代。現代載體的個性,網際網路、移動技術的成熟,同樣也帶來了文本形式的變化,快速化、觀點化、碎片化等,都是這種變化的結果。現在傳統媒體都在向新媒體誕生,發展線上的新聞、手機報等,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僅僅是把紙面上的內容照搬到網路和手機上,其實效果並不如意,因為新媒體對於文本的要求是不同的。

  應該多些交流

  的渠道

  在中國,學術共同體的存在很弱,人們從學術共同體中獲得影響的可能性很小,每個人都是單個的人,根骨不硬,自立性不強,因此才會在媒體技術革新中顯得無助。

  北京晨報:新媒體不同的文本和表達方式,是否意味著傳統媒體所建立的那種表達規範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了?

  李河:新媒體能否取代傳統媒體,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焦點。能不能取代,這很難説,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如果新媒體真的取代了傳統媒體,那麼新的一代,就是泡影化的一代,而越是泡影化,更新換代就會越快,來得越快,消失的也越快。我們最後會發現,資訊、內容都不再重要,迅速的變化本身就是一切。

  北京晨報:那麼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比較合理的呢?

  李河:一個完整的社會,正如那句經典的話所説,“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在技術邊緣跳舞的人們,我們會認為他們很好,因為他們總是能帶來新的東西,但同時,傳統的東西也要保留。十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依舊依賴傳統書寫和表達方式的人們,會覺得手足無措,覺得傳統的書寫方式、表達方式會消失。但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比如説在美國,一個大學教授,他也用微博、微信,但同時,他仍舊也會用傳統的方式去討論學術問題,而學術共同體的存在正是這種傳統的討論方式依舊存在的基礎。在中國,學術共同體的存在很弱,比如説做文藝批評的,甚至連批評界都不存在,人們從學術共同體中獲得影響的可能性很小,每個人都是單個的人,根骨不硬,自立性不強,因此才會在媒體技術革新中顯得無助。同時,傳統的表達方式,存在的土壤也就越來越少。這是我們需要重視的,應該讓不同形態的書寫、表達、交流都有暢通的渠道和空間,人們會選擇各自喜歡的方式,而不是只能被動選擇、被技術所影響。

  晨報記者 周懷宗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