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要聞

跟隨名著“穿越”看古人怎麼過中秋

時間:2014年09月07日 11:18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月圓人圓的傳統佳節,自然少不了親朋歡聚一堂的中秋宴席。親朋好友三五一群圍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一邊吃烤肉,一邊喝酒賞月,十分開心。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月圓人圓的傳統佳節,自然少不了親朋歡聚一堂的中秋宴席。古代的中秋宴席有什麼特色?過去又有什麼民俗習慣呢?記者特意從大家熟悉的文學作品中選出了幾篇,現在咱們就一同穿越回過去,看看那時候的中秋宴。 本報記者郭靖宇

  週密《武林舊事》:

  中秋宴席設水邊貴妃吹響白玉笙

  古代南宋宮廷的中秋宴,從週密《武林舊事》中可以看出一些道道來。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的中秋,宴席擺在格調清雅的香遠堂內。這香遠堂可不簡單,就築在水邊,裏面的禦榻、屏風、器具都是用水晶做成的!連香奩也是晶瑩透剔,各種上乘香料躺在明澈的匣子裏,滿室幽香。朝外看去,池裏風荷正舉,全部都是千葉白蓮,好不壯觀!天氣晴朗,夜間一定有好月色,在這裡賞月再好不過!

  宴會少不了的還有樂曲。月亮初上,正是入席的時候,水池南岸已經有五十個女童奏起了清樂,北岸還有教坊樂伎二百人相和。據説除了皇室,臨安(今杭州)六品以上的官員都得參加中秋宴。坐定之後,太上皇趙構點歌,讓貴妃用白玉笙獨吹一首《霓裳中序》助興,聲音清貴出塵,在月夜十分婉轉動聽。皇帝和百官們,在音樂伴奏下,一邊賞月,一邊享用豐盛的美食,直到深夜才結束。

  小貼士>>>

  中秋必備柚子能解油膩寓意好

  中秋宴如果覺得油膩,可以選擇應季的柚子來解油膩,是個不錯的選擇哦!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水果,因為“柚”與“佑”諧音,“柚子”與“遊子”諧音,所以在中秋吃柚子既有有希望月亮保祐的心願,又有遊子歸鄉團聚的意思。

  林語堂《京華煙雲》:

  秋風起,蟹腳癢

  中秋螃蟹正肥,家宴必不可少,吃蟹也是中國的老風俗。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中就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姚府蟹宴慶中秋”的場景。主客都落座之後,一個上面放滿螃蟹的大綠盤子,被端到桌子上來。全桌的人都驚呼了一聲“啊!”隨後便紛紛捲起袖子,準備開吃。林語堂説,吃螃蟹不同於吃別的飯那樣由僕人伺候,由僕人端送,而是每個人都得自己忙,自己動。經過一陣忙亂,每一口螃蟹吃到嘴裏越發覺得味美。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有人愛吃蟹黃,有人愛吃蟹肉,有人不嫌費事愛慢慢吃螃蟹腿。就和打牌一樣——各人的脾氣都受到試驗。有人把肉吃得很乾淨,也有人狼吞虎咽。莫愁就笑木蘭吃螃蟹就像吃白菜豆腐那樣亂吞,雖然誇張了點,但特生動。

  吃蟹的時候,桌子上擺著溫過的酒,每人面前還有一小盤姜醋醬油調好的作料兒,這些熱性的作料正好能和螃蟹的寒性互相抵消。

  小貼士>>>

  揭臍掀蓋吃蟹身最後八腳和雙螯

  無論多麼冗長瑣碎,科學的吃蟹順序應該是先揭臍,後掀蓋,再吃蟹身,最後吃八隻腳和雙螯。如果不注意順序,很可能會誤食螃蟹的內臟,那裏有很多致病的微生物。另外,吃蟹的時候不能吃柿子,梨、香瓜、冷水最好也別跟蟹一起吃。還有,即使煮熟了也不要吃隔夜的螃蟹。

  梁實秋《雅舍談吃》

  松枝烤羊肉邊吃邊賞月

  在近代,對許多北方的普通老百姓來説,中秋宴就是家人朋友找個飯館,圍在一起吃烤羊肉。這在梁實秋先生的著名作品《雅舍談吃》中也有體現。中秋時,烤羊肉上市。要説北平(今北京)的烤羊肉,正陽樓最有名,工料細緻,肉切得很薄。切肉師傅還在櫃檯近處表演他的“絕技”:一塊肉用一塊布蒙蓋著,一手按著肉一手切,刀法利落。以前沒有冰箱,肉不是冷凍過的,所以,切肉師傅的手藝真是讓人膜拜啊!

  親朋好友三五一群圍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一邊吃烤肉,一邊喝酒賞月,十分開心。值得一提的是,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而是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所以帶有特殊香氣。烤肉不需多少作料,有大蔥、芫荽(yán sui,就是香菜)、醬油就行。用燒餅夾著烤肉吃,也別有風味。

  小貼士>>>

  烤肉起鍋前刷醬

  以往我們在燒烤的時候可能會一邊烤一邊刷醬料,但這種做法會讓食物太鹹或是烤得焦黑。如果您和家人今年打算吃烤肉度過中秋節的話,燒烤師傅建議食物在起鍋食用前,前後各刷一遍醬料再烤幹就成。如果食物焦黑了,最好還是剪掉,不要吃。為了避免吃太多肉消化不良或是火氣大,您可以多吃些蔬菜。

  曹雪芹《紅樓夢》

  圍坐圓桌旁擊鼓傳桂花

  因為賈母的一句“賞月在山上最好”,賈府的中秋家宴便被安排在了大觀園的凸碧山莊上。中秋,自然是希望人月兩團圓。您瞧瞧這宴會的桌椅,形式都是圓的,取“團圓”的意思。桌椅光列在廳前的平臺上還不夠,還得用大圍屏隔作兩間!

  長期在外出差的賈政回來了,兒子、孫子、重孫圍坐在賈母身邊,共敘天倫。不過位子可不是隨便坐的,左右邊坐誰,都有規矩。賈母居中,左邊是賈赦家,右邊是賈政家。坐定後,賈母命令折一枝桂花,一個媳婦在屏風後面擊鼓,大家玩起了擊鼓傳花。

  小貼士>>>

  吃“糖芋頭” 記得澆上“桂漿”

  很多人在中秋時必定要吃一小碗“糖芋頭”,澆上“桂漿”。“桂漿”是用純桂花、糖和酸梅腌制的。它的做法也很簡單,把新鮮芋頭蒸熟後剝皮。鍋內重新倒入水,加入芋頭,蓋上鍋蓋,先用旺火,再用小火把芋頭煮酥軟,撒上糖桂花(超市有賣),就可以吃啦!要是覺得不夠濃稠,還可以加一點藕粉!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