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大劇院裏的茶與樂的對話

時間:2014年06月05日 13:43 來源:台灣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華南地區最先進、最完善和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中心,同時也是三大國家級劇院之一,廣州大劇院一直專注于打造成為華南最高藝術殿堂,全球傑出華人藝術家的演藝舞臺。

  截至2012年6月已經迎來全世界高水準及國內外演出達600余臺,包括開幕演出《圖蘭朵》,世界經典歌劇《托斯卡》,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二度來穗的世界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等。

  除了世界頂級演出,廣州大劇院還一直在探索藝術的跨界結合,繼與廣州美術館合作舉辦了“廣州大劇院廣東美術館當代藝術館第一回展”以外,此次林谷芳先生“茶與樂的對話” 把茶會搬到大劇院,更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我們期待,茶與音樂能在廣州大劇院這樣一個高層次的舞臺碰撞出不一樣的藝術火花。

  談及“茶與樂的對話”的誕生,各種更有一番機緣。茶文化作為臺灣文化中極具特質的一環,經過多年浸潤,在世界上早已堪稱標桿水準。而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是中華民族之國粹。多年前,林谷芳先生與一位茶界友人偶爾談起如何能將臺灣的茶文化深刻地呈現于韓國茶人之前,兩人一商量,一個懂茶,一個懂音樂,“茶與樂的對話”因此而生。

  作為臺灣著名的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先生一直熱衷於兩岸文化交流。九三年,在林谷芳先生召集下,“忘樂小集”正式創立,主要由音樂家、書畫家、茶師、戲曲家與花藝家組成,他們以充滿禪意的演出形式,已在海內外演出200多場,均受好評,而“茶與樂的對話”正是他們最為人熟知的表演節目,依不同茶種的特性配合不同樂曲詮釋生命情懷。以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為基礎,用現代的形貌展現。

  可以説,這是一場視覺、味覺、聽覺結合的藝術盛宴,這樣一場高規格的茶會在廣州大劇院上演,正是廣州大劇院在跨界藝術上的一次探索,同時體現了廣州大劇院在“跨體制、跨行業、跨地域”的創新發展的先行勇氣。

  “茶與樂的對話”是借音樂與茶之內含屬性,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傾向、陰陽風格等為坐標,將相同性格的茶與音樂結合,配以插花藝術來體驗生命禪境。以茶顯樂,以樂映茶,林先生説希望參與者能夠通過聽覺、味覺與視覺交會,進入藝術的世界中,傳統藝術家不是高談闊論,而是謙卑地展現藝術的神韻。

  劇院概況

  廣州大劇院是廣州新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旁,毗鄰中國新的金融中心城市、CBD總部基地。廣州大劇院由曾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英籍伊拉剋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宛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外形奇特,複雜多變,充滿奇思妙想。而廣州大劇院的聲學設計大師,全球頂級聲學大師哈羅德?馬歇爾博士,精心打造了廣州大劇院的聲學系統,使廣州大劇院傳遞出近乎完美的視聽效果。

  忘樂小集

  忘樂小集是由禪者林谷芳召集的表演團體,成員包含臺灣及大陸、老生代與新生代,傳統藝人與學院出身的成員,主要思考著眼,在將音樂回歸為文化之一環,也因此,文化性的對話、藝術之間的交會,乃成為它活動的主要特色。

  “茶與樂的對話”與“書畫與音樂的交會”就是此團體呈現的節目之一。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