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禪味·茶與樂的對話”揭幕兩岸茶文化交流活動

時間:2014年06月04日 17:23 來源: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末,春天的氣息尚未消散,在環境優雅、拙重樸實的大益茶道藝術中心,一位來自海峽對岸文化界的重量級人物進行了一場關於茶、禪、樂的精彩演説。同時,此次活動亦代表了“弘揚茶文化,祥和兩岸情”2014年兩岸茶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帷幕正式拉開。

林谷芳,著名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有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遂習禪。正是這位充滿禪意的學者,一場精彩的演説,兩種不同載體的文化碰撞,才有了“禪味•茶與樂的對話”媒體見面會的圓滿成功。

 

林谷芳老師先從禪、茶、樂三者之間的關聯,引題切入,茶以舌根、樂以耳根而與人相交通,而禪是生命的藝術,這三者實際上是存在著內在關聯的。

中國藝術喜歡結合性或呼應性的呈現,過去文人雅集文會常同時以賦詩作書、彈琴烹茶等不同形式的藝術,抒發自己的生命情性。

不同的茶,因人文化成而使人有諸般情性,因不同工序而出現不同茶味,遂使茶如人生,百態俱陳,有心者乃可在此找到生命的對應,而“茶與樂的對話”,則正是藉茶與樂的呼應,將此觀照更深刻地體現出來。 

林谷芳老師由此發展出“茶與樂的對話”的新藝術形式,它以音樂與茶所內含的一些意義,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屬性、陰陽風格等,將相同屬性的茶與音樂結合,配合花藝的呈現、禪境的塑造,以茶顯樂,以樂映茶,讓參與者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的交會,領略「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的茶禪世界。

這是一種怎樣形式的茶會?為何能令林谷芳先生如此傾盡心思二十年,在茶會上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關於禪味的不同理解?

針對媒體朋友的種種問題,林谷芳先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出回答,期間禪語通達,情理並錄,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最後,林谷芳老師更接受了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等媒體的深度專訪。

6月,一場迄今為止廣州最高規格的茶會將會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可以預見,這將會是廣州最具風雅風雅超然之詩意情懷的茶會,亦將是一個新的兩岸茶文化交流學習高端平臺。

    期待,從今天開始……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