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湖北參訪的臺灣101新聞網總監王子岳認為:這次來交流,真的很好!他說:“尤其是能親自登上以前早有耳聞的武當山,近距離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已經62歲的王先生在攀登武當山金頂時步履矯健,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他多次表示想到什麼就要去做,去做才有機會,人生如此,兩岸交流也是一樣。
而來自臺南的臺灣新新聞報記者陳錦奇說:“我十多年前就到過三峽,當時壯觀的景象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我們又參觀了三峽大壩,我認為在工程建設方面,臺灣的確應該向大陸學習。另外,大陸的文物古跡保護的很好,像臺南的赤嵌樓就應該要向湖北的黃鶴樓來取取經,我回去要把所見所聞向臺南市長報告。”
臺灣中華日報社長特別助理蔣謙正表示:“在這次參訪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過去只能在歷史課本上才能看到的景點,湖北的一些名勝古跡都是有上千年的歷史的,不管是文物的保存,還是在旅遊導覽等方面都是有值得臺灣做一些參考的。”對于蔣先生來說本次活動印象最深的地方還是神農架,他說,“這樣的原始森林在臺灣是沒有的,環境生態的保護非常的好,這是國際的一個趨勢,在這個方面兩岸可以多交流。”
本次兩岸媒體荊楚行,對于臺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會長劉立漢來說還有著特殊的意義。他說,“我是臺灣人,也是湖北人。我的父親是老兵,1949年隨國民黨到臺灣,但是父親告訴我,我的家鄉在湖北監利縣,所以這次其實也是我的尋根之旅。以前我一直不清楚監利究竟屬于哪里,而這次我通過湖北省和荊州市臺辦的朋友們確實弄清了,我是湖北荊州人。”劉立漢還說,“明年我還要帶著我12歲的兒子回家鄉走一走,他們這一代對兩岸過往的歷史了解甚少,對故鄉情感上的依戀也遠沒有上一輩濃厚,但故鄉永遠是根,這個是絕不能斷的。”
“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湖北省臺辦宣傳處長伍洋介紹說:“每年都會有十多個臺灣媒體會來湖北做各種報道。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走訪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荊楚文化,了解湖北新的發展。同時,也希望他們能為推動湖北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建議,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形勢下充當好溝通的橋梁。”
本次兩岸媒體採訪團包括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中國臺灣網、你好臺灣網、華夏經緯網、兩岸關係雜志社,以及來自臺灣的古都廣播公司、101新聞網、東森電視公司、中華日報、臺灣新生報等。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