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最新消息

特寫:三位臺灣老翁的春節鄉情

時間:2015年02月21日 08: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題:三位臺灣老翁的春節鄉情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這種鼓聲我小時候聽過”……20日,中國農曆正月初二,祖籍河南的臺中市民靳德英順著震天聲鼓聲找尋到了熟悉的鄉音。

  這位89歲高齡的臺灣老翁耳聞的便是開封盤鼓表演。為期一週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此間正在臺中上演,開封盤鼓猶如聚人氣的號角。

  “進來一看全是家鄉的東西”,鄉音未改的靳德英興奮地一連三天搭坐10分鐘車程的巴士前來捧場。

  聲稱要嘗遍本屆廟會上家鄉味道的靳德英説,第一天看鈞瓷吃燴面,第二天聽豫劇喝胡辣湯,今天準備看太極吃炒涼粉。

  靳德英多次捧場的原因還與他另外一個“臺中市河南同鄉會副理事長”的身份有關,“這麼多家鄉人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春節,給我們送來這麼多好看好聽好吃的”,這讓他感到很是興奮。

  從臺灣報紙上獲知少林武術和太極功夫春節在臺中登陸的消息,80歲的楊老專程從臺北市趕到廟會現場。

  “鄉親可貴!”楊老覺得穿行在人潮如流的廟會上,能夠見到故鄉人、嘗到故鄉味是羊年春節最大的幸運和收穫。

  楊老祖籍河南溫縣,太極拳發源地便是溫縣陳家溝。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中華文化聯誼會、河南省人民友好協會主辦的本屆廟會,重頭戲便是少林武術和太極功夫表演。

  此行楊老特意觀賞了太極功夫表演和太極養生講座。臨別時,老翁買了12盒開封炒花生等河南特色小吃捎帶給家人分享。他幽默地説,“這比打飛機去河南吃便宜多”。

  與上述兩位老翁“每一口都是最大享受”不同的是,年過六旬的南投縣周興華對本屆廟會上的家鄉手工藝品情有獨鍾。

  “很精美、很吉利”,他一口氣在廟會買了5個烙畫葫蘆。始於漢代,興盛于清朝光緒年間烙畫,是中國流傳於民間幾千年的稀有畫種,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也是本屆廟會的搶手貨。

  烙畫傳承人曹艷紅得知周興華祖籍濟源後,特意贈送給他一個葫蘆。

  讓曹艷紅意想不到是,不多久後,周興華氣喘吁吁地跑來送給她一盒鳳梨酥。周興華説,“向家鄉人寥表心意”。

  20日,記者再次見到周興華時,他正在給製作手工藝的河南民間藝人們分派臺灣特産“太陽餅”,這也是他第三天來廟會“回禮”。

  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自2011年開始在臺中舉辦,至今已是第五屆。

  臨別時,意猶未盡的三位老翁均向記者打探廟會持續時間,並表示將會繼續捧場。(完)

[責任編輯:王偉]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