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春晚圖片

央視羊年春晚亮相大尺度反腐相聲 題材脫敏積極信號

時間:2015年02月11日 19:3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視羊年春晚亮相大尺度反腐相聲 題材脫敏積極信號

  反腐相聲尺度怎麼大

  站在央視春晚的宣傳板前拍照時,苗阜和王聲的動作有些拘謹。更何況他們首度代表陜派相聲衝刺春晚舞臺,根據陜西省紀委提供的素材所創作的反腐相聲,諷刺尺度之大堪稱三十年來之最。苗阜説:“大家都評價説這在春晚舞臺是前無古人的,在審查的時候領導説該説就説,不用回避,實事求是最好。”

  讚揚

  反腐相聲春晚亮點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話完全可以拿來形容相聲。上世紀80年代的相聲,真是活在“春天裏”,優秀的相聲演員、相聲作品“各領風騷”。相聲是諷刺的藝術,而權力向來是藝術諷刺的對象。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這樣的相聲想要不火都難。可到了上世紀90時代,相聲開始式微,不再有諷刺力量,只有插科打諢,僅有的諷刺也面向普通人。相聲演員也紛紛向小品轉型。

  真要重新拾起諷刺的力量,還愁相聲沒有春天嗎?而當相聲大放光彩時,春晚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更多點讚。如此説來,重新拾起諷刺的力量,是相聲之幸,是春晚之幸,又何嘗不是社會之幸?

  相聲特別適合春晚的舞臺,相聲也特別適合目前的新常態,而反腐相聲也可能成為春晚最大亮點。

  毛建國

  評價

  題材脫敏積極信號

  長期以來,行政化思維對文藝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阻撓與閹割了相聲的諷刺功能。前央視副臺長章壯沂曾直言:“對文藝節目的審查,很細的明文規定倒是沒有。但既然是上央視,不管什麼節目,首先考慮的是政治思想,符不符合政策宣傳口徑。”一些晚會導演與電視編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過於強調相聲的“政治正確”。

  不過,隨著中央反腐工作的推進,一些相聲界資深人士敏銳地察覺到,在國家反腐倡廉的大環境下,相聲可以恢復諷刺功能了。此次,反腐題材相聲登上春晚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釋放出藝術創作解放思想、題材脫敏的積極信號。讓相聲回歸諷刺,體現的是文化自信與包容胸襟,也為相聲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

  段思平

  追問

  大尺度有多“大”

  今年春晚的這一反腐題材相聲的“大尺度”具體究竟有多“大”、何以為“大”?究竟是“大”在所諷刺的腐敗分子官位級別上——不再僅是“諷刺到鄉長為止”;還是“大”在所諷刺的腐敗現象上——不再只是停留于諷刺“公款大吃大喝、鋪張浪費”,而是進一步諷刺更多更惡劣的“貪贓枉法、權錢交易”?

  文藝作品的“大尺度”,不能僅僅停留在這種“大”上,還需進一步凸顯其內在藝術價值、生命力本身的“大”。而要想充分做到這一點,一個重要前提是給予創作者一個能充分發揮藝術的創造力,盡可能減少不必要限制的寬鬆自由的創作空間。我們的節目審查、作品創作環境,能否也能實現“大尺度”,能否通過“該説就説,不用回避”,給予創作者更大尺度的創作空間、充分尊重他們“寫什麼和怎樣寫”的創作自由。

  張貴峰

  建議

  不應止于上春晚

  相聲一直是針砭時弊、痛批假惡醜的“文藝武器”。特別是,這次央視春晚劇組也給予了最大的評審尺度,表明央視倡導反腐相聲,肯定這種“接地氣”的藝術表演方式,意在把相聲打造成反腐利器,引發人們的興趣和關注。同時,紀委直接提供反腐素材,也彰顯了中央和地方的反腐力度。

  反腐相聲,不管是諷刺還是歌頌,都是以傳遞正能量為目的。因此,反腐相聲不應止于上春晚,還應該擴大傳播範圍,如開展反腐相聲“六進”活動,即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實現廉政文化全覆蓋。當然,反腐相聲也應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太“寫實”,更不能指名道姓地針對某一人,這需要紀委嚴格把關,對內容進行審定,使其趨利避害,傳遞廉政文化的正能量。

  汪昌蓮

  三 言 兩 語

  藝術源於生活,在反腐成為全民話題的大背景下,兩位年輕的相聲演員從反腐現實中尋找創作靈感,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均樂

  春晚也有了反腐的內容了,要被老百姓津津樂道啊。

  ——胡月歐

  宣傳有用嗎?1988年春晚就把腐敗當笑話講了(全國百姓要不身同感受,就不會那麼接受喜愛小品),現在還不是一樣貪腐?現在的官員,但凡有點黨員光榮感與羞恥心,就不會如此貪贓枉法了!——齊軍

  反腐不能全靠紀委,需要媒體“曬醜”。反腐還要講求藝術,讓媒體揭露腐敗官員貪腐、生活、作風醜態,讓老百姓由唾棄到人人喊打腐敗,這是策略。

  ——人民網

  反腐敗內容的相聲上春晚居然成為新聞,本身就有點“包袱”,可這些天來不間斷的報道,只怕毀了這段相聲。一段相聲寫點反腐內容真的值得這麼大驚小怪嗎?

  ——古排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