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直擊春晚現場

“吐槽文化”拯救春晚

時間:2015年02月20日 10:0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除夕(2月18日)下午17點,距羊年春晚還有3小時,微博上開始流傳這樣一個段子:

  一年一度的段子手大考還有三個小時就要開始了,請藝術班的同學把各種P圖工具放在桌面最順手的位置;文科班同學注意檢查好錯別字再點擊發佈;理科班寫233時注意長度,不要影響左邊同學發揮。最後檢查WiFi是否連好、保持手機電量充足、把握好每個節目的答題時間,與大家一起歡樂度過春晚吐槽彈幕年!

  在段子手的帶領下,一大批年輕觀眾在除夕夜又回歸春晚。社交網路讓“吐槽文化”如魚得水,同時也拯救了春晚。“無吐槽不春晚”,“邊刷彈幕邊看春晚”,“打開微博看春晚”,吐槽正用一種自下而上的方式讓春晚重煥“青春”。

  受其影響,曾遠離春晚四、五年的某編,近年來又重新在除夕夜鎖定了春晚,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爹:為什麼搬個小馬扎坐得離電視那麼近?

  我:我要截圖跟基友們一起吐槽。

  他:吐槽是啥?

  我:就是埋汰人。

  他:年輕人的世界我永遠不懂……

  昨晚,你吐槽了嗎?

  1、歌曲《中華好兒孫》:直男氣息破表

“吐槽文化”拯救春晚

  @不知名網友:脫衣有肉穿衣顯瘦,直男氣息破表!

  @馬伯庸:“爺爺在移山,奶奶在磨杵,奔跑的夸父,日行兩萬五……”押韻界的水準已經進化到這程度了啊。

  @齊梁後塵:又聽了一遍《中華好兒孫》,發現歌詞裏就沒一件好事,這大過年的。

  2、小品《喜樂街》:春晚顏值靠賈玲

“吐槽文化”拯救春晚

  @黃有鳳船長: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小品要四個人演,其實感覺賈玲一個人也夠。

  @麥訣:都説《喜樂街》是在歧視侮辱剩女、胖子和女漢子,但是明明更喜歡賈玲啊!

  3、神曲合體《最炫小蘋果》:聽完我兩首歌都不會唱了

“吐槽文化”拯救春晚

  @安定醫院郝醫生:《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春晚導演是要把廣場舞推廣到全世界,好大一盤棋。

  @依然雄先森:我奶奶説看《最炫小蘋果》,就好像是兩隊廣場舞大媽在爭地盤!

  @旺財eleven:聽完《最炫小蘋果》,表示兩首歌我都不會唱了。

  4、相聲《我忍不了》:左邊是節前 右邊是節後

“吐槽文化”拯救春晚

  @眼睛長在屁股上:現在的節目叫《一個較胖的胖子嘲笑一個超胖的胖子胖》。

  @暮有南枝:相聲裏岳雲鵬説“對社會沒有一點貢獻,整天胡吃海塞……”,我媽突然轉過頭對我説“這就是在説你吧”……這是親媽。

  5、小品《車站奇遇》:交警越界了吧

  @馬伯庸:趙麗蓉、趙本山時代,蔡明和潘長江始終在第二梯隊,未能躋身絕頂之列。如今絕世高人一去一隱,春晚到了末幽時代,群小喧喧。二老毅然出手,依稀顯出昔日江湖一流高手的水準。

  @天津交警: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中那個交警……不對呀,一輛9手的“飯盒”,車燈不亮,安全帶用繩子代替等等問題視而不見,卻冒出一句“你涉嫌非法營運,我們將暫扣你的車輛”,營運問題是客運管理部門的職責範圍,小品中的交警果然是第一天上班,還分不清自己的職責範圍了……

  6、歌曲 《當你老了》:我第一時間想到他

  @一蚊丁:聽到晶晶姑娘唱“當你老了,頭髮白了”,我只想到一個人。T.T

  @江上渡:“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莫文蔚有些沙啞的歌聲裏,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他。曾是戀人,莫文蔚偶爾也會懷念吧。

  7、小品《小棉襖》:第一次覺得他老了

  @多萌來了:有馮鞏這句“我想死你們啦!”才叫過年呢!一年一年看馮鞏,今年第一次覺得他老了。

  @大頭和他的朋友們:《我的滑板鞋》馮鞏版:有些事我都已忘記,但我現在還記得,在每個大年三十都要問觀眾,“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

  8、魔術《紙牌幻想》:賈玲很認真地當託兒

  @星扒客push:周家洪變魔術的時候,賈玲在旁邊都看不下去笑了,卻還要裝作很認真地做託兒。春晚欠我們一個魔術。

  @帆下掌舵人:除了魔術師旁邊的朱迅以外,坐他後面的賈玲也是託兒。賈玲趁朱迅和她對話的時候,迅速給了她一張牌。其實這個魔術很簡單,不用任何手法,上手組牌的時候不是隨機分。

  @同道大叔:這孩子的魔術我全看懂了,但普通話我只聽懂不到一半。

  9、小品《投其所好》:局長辦公室面積明顯超標

  @新京報:這位局長的辦公室面積和裝修明顯超標了。——某時政記者。

  @我愛我家1094:《投其所好》投了觀眾所好,讚!

  @央視春晚:小品《投其所好》金句①我這一會一覺不耽誤;②這是一個讓你們家祖上都詐屍的好機會!③我們國家就不缺會打乒乓球的!④你這馬屁的功夫都是血液裏流淌的;⑤嗯?噢!⑥聽君一席話,顛覆人生觀;⑦這是你人生的天梯啊!⑧我姓郝,我叫郝消息。⑨別總想著領導喜歡什麼,多想想老百姓需要什麼吧!

  10、歌曲《蜀繡》:這個組合的名字叫“李宇春、李宇夏、李宇秋、李宇冬”

  @小野妹子學吐槽:這個組合的名字叫“李宇春、李宇夏、李宇秋、李宇冬”……

  @宇悅春風:我確認一下,應該最開始一直都是李宇夏,然後李宇夏開始跳舞,就變出來了李宇春,然後再由李宇春和李宇夏倆人,變出來的李宇秋和李宇冬。對吧?

  @腦殘兒童歡樂多艾瑪:節目開始走出來的是全息做成的假李宇春,開始跳舞后真李宇春才出現(之前一直蒙著黑布在幕後唱),也就是説第一段歌曲觀眾只能看見假李宇春,舞蹈環節和第二段歌曲觀眾才看到了真的李宇春。質疑的,可以先看明白再説,真假李宇春也很好分辨,假的頭髮光亮些,真的頭髮暗淡一些。

  在人們的藝術鑒賞能力越來越高,獲取精神産品的渠道越來越豐富的當下,春晚不可能再重現昔日叫好聲一邊倒的“黃金年代”,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已是中國人無法替代的年夜大餐,也正因為它的獨一無二,才承載著國人的“嬉笑怒罵”。

  TVB神臺詞説,“做人,最重要是開心”。其實做春晚也好,看春晚也好,最重要也是開心。在新的時代,就用新的方式打開春晚,用更舒服的姿勢欣賞春晚吧。

  新京報新媒體編輯 陳思

  編輯:陳思 王健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