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要聞

祖國是澳門繁榮的強大後盾

時間:2014年12月22日 10:52 來源:威海文明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月20日,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表重要講話。(12月20日新華網)

  澳門自回歸以來,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澳門回歸祖國15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在澳門社會廣泛深入人心、得到切實貫徹落實,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得到尊重和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有效行使,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受到充分保障。同時,澳門同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繼續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獨特貢獻,分享祖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成果。澳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斷加強,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不斷昇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澳門展示了活力四射的形象。”

  1874年,葡萄牙人拆毀了中國政府建造的古關閘,修建了象徵殖民統治的葡國關閘。到澳門回歸前,關閘從地理上分隔了內地與澳門,卻隔不斷兩地的血脈聯繫。而就是通過此地,食品和自來水從祖國流入澳門的千家萬戶這一事實從來沒阻斷過。澳門陸地面積只有32.8平方公里,人口不過60多萬。就是這樣一個一無資源、二少勞力的“彈丸之地”,從回歸的九十年代至今卻在亞洲和世界名列前茅。沒有祖國的強大後盾,創造這樣的經濟奇跡是難以想像的。澳門歷史上曾經的歷次輝煌的經濟騰飛,都與“祖國因素”的推動密切相關。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祖國的經濟連年快速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祖國內地繁榮昌盛,給了澳門這個特別行政區以極大的支援。內地不僅為澳門提供了發展所需的資金、原材料和勞動力,更重要的是內地經濟高速發展所創造出來的龐大市場和活躍的投資機會,為澳門的經濟騰飛提供了根本的動力。澳門人對自己未來充滿信心,這信心的背後是不言而喻的。手信街上,從黑幫火拼到如今的美食飄香;內地成了澳門各産業繁榮的主力軍。2003年,澳門向內地遊客開放“自由行”,一夜之間,爭相在大三巴牌坊前照相留念的內地遊客成了他的主要客源。無論是新一代土生葡人,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本土居民,他們和諧相處,而這些正是背後祖國的強大,給他們帶來了安全、繁榮、和諧之感。

  過去,澳門在祖國的支援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隨著祖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步伐愈加堅定,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和誘人前景將為澳門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這種發展格局的優越性將會更加得以顯現。回歸15年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從設想變為現實,一個全新的澳門已然橫空出世。對於澳門人而言,基本法絕不僅僅是一部高高在上的憲制性文件,而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準則。回歸15年來,澳門特區始終堅持尊重和維護基本法的絕對權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堅持以基本法規範行政、立法、司法行為,以基本法的規定來處理政制發展、民生改善等重大問題。這就為澳門的持久繁榮提供了法治保障。

  是的,祖國是澳門繁榮的強大後盾,正如習主席所言,在中央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援下,“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必將譜寫出新的精彩篇章,澳門這朵祖國的美麗蓮花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更加迷人的色彩。(劉天放)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