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抽“詩”剝繭,讀出不一樣的意境

2016年12月14日 08:11:53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柳友娟製圖

  趙昌平

  ■一首詩基本的組織構成有哪些呢?一般有三個要素,第一個是意興,第二個是意象,第三個是意脈。意興就是觸景生情的創作衝動,經過頭腦裏的思考以後産生創作的主要方向。意興要通過景象表示出來,如梅花。種種意象,共同組成了一首詩。這麼多意象靠什麼來貫穿呢?中間有一個脈絡,就是意脈

  ■我們讀詩的時候會通過一個一個詩句體會意象,慢慢地、像抽絲似地把這個意脈把握住了,進而真正體會到詩歌的意境到底是什麼。這裡面,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詩歌的脈絡。如果讀不通,一定説明有問題。有問題就要去查,把它弄通。把詩讀通了,既長了知識,也是最簡單的讀書道理

  我的老師施蟄存認為,詩要一句一句、一字一字讀,不能囫圇吞棗地抓一句就來讀讀,或者跳過了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去讀。準確理解詩,唯一的方法就是一點一點捋下來,就像在一個亂麻裏面逮住一個“詩頭”,把它慢慢抽出來,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沒把“上下前後”弄清楚

  容易將詩歌含義理解錯

  王安石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最著名的一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寧七年被罷相後所寫。王安石變法,遭到很多人反對,他罷相後從首都汴京貶官到江寧做知府。但到了熙寧八年,他又被重新啟用,回朝做宰相。後代許多人説此時的王安石對前途充滿期待,所以寫下來“春風又綠江南岸”。

  但我要問:既然興高采烈,那為什麼下面要寫“明月何時照我還”呢?京口瓜洲一水間——京口鎮江之間,有一個瓜洲渡,到這個地方他停船了,從他出發的地方鎮江揚州那邊回望南京。

  “春風又綠江南岸”,大家注意“又”字説明什麼呢?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也就是説,他被罷相到南京的時候是春天,如今回京赴任又是春天,這才叫“春風又綠江南岸”。

  但為什麼又説“明月何時照我還”呢?既然是開心地去,這裡為什麼又説要“還”呢?這種心情,值得玩味推敲。實際上,他對京口那邊充滿希望,但同時又有一絲惆悵。也就是説,此去究竟是喜是憂,詩人也是未知的。變法的道路,更不知道將有多少坎坷?

  詩人非常喜歡南京,把南京視為第二故鄉,所以“春風又綠江南岸”不是一種簡單的歡欣鼓舞情緒,而是非常複雜的,有一些信心,有一些展望,同時也有惆悵、擔憂。這個“又”字要這樣來理解。

  很多人因為沒把“上下前後”關係弄清楚,就容易把這首詩真正要表達的含義理解錯了。

  再舉一例,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説的是整個白天詞人的思緒都被愁雲迷霧縈繞;“瑞腦消金獸”——房中一個獸形香爐裏的熏香已經燒完了,説明詞人整整一天在那邊孤坐著;“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現在到了重陽節,玉枕紗廚是夏天用的臥具,紗廚是帳子,半夜的涼氣浸透全身;“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很多注本都認為,詩人坐了一整個白天,一直坐到後半夜初涼。於是問題來了:“東籬把酒黃昏後”該怎麼理解呢?如果已經到半夜了,怎麼還出來一個黃昏呢?

  其實,這是詩歌技法裏的一種結構方法。它是返回去説明原因。詞人為什麼這樣惆悵呢?這是跟丈夫分離所至。“今天又到了重陽節,半夜裏忽然感覺到玉枕紗廚已經很涼了,這就撩起了我的愁思,所以我整個一天就孤坐在那裏。夜晚的時候又來到東面的籬笆下面坐著。這時候一陣風吹來,有一些菊花的香味撲過來。這個時候感覺非常哀痛,對愛人的思念,把人折磨得無比憔悴消瘦,就好比重陽之後逐漸凋零的菊花。”

  這樣的解讀,才算講得通。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不同的人面對同樣景物

  會形成不同意象和感慨

  由這些誤讀,引出一個話題——如何理解詩詞藝術?要找到理解詩歌的鑰匙,就要知道詩人是怎麼做詩的,即詩是怎麼寫成的。

  一首詩基本的組織構成有哪些呢?一般有三個要素,第一個是意興,第二個是意象,第三個是意脈。

  意興就是觸景生情的創作衝動,經過頭腦裏的思考以後産生創作的主要方向。意興要通過景象表示出來,如梅花。種種意象,共同組成了一首詩。這麼多意象靠什麼來貫穿呢?中間有一個脈絡,就是意脈。

  詩歌實際上由意興、意象、意脈組成,可我們讀詩的時候其實跟詩人做詩的方向是相反的。詩人産生了意興,然後意興流動成為意脈,産生了一個一個意象,把這些意象貫穿了就是詩。但因為這個意脈很隱蔽,所以我們讀詩的時候會通過一個一個詩句體會句子中的意象,慢慢地、像抽絲似地把這個意脈把握住了,進而真正體會到詩歌的意境到底是什麼。

  南宋時候有一個大詩人,山水詩的開山祖師謝靈運。他最出名的兩句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兩句詩很自然,後人甚至讚為“如有神助”。

  謝靈運做官得罪了不少人,後來被貶到永嘉,也就是今天溫州這個地方,做了一個太守,當然心情苦悶,又碰到生病,病了很長時間,還逢下雨,諸多不順。一次,他偶爾把窗簾拉開一條縫,突然看見池塘生春草的景象,觸發了詩人內心的一種感受:“雖然我現在貶官,但以後還是有重新奮起的希望的。”隨後他寫了一大段文字,這是很自然的事,也就是思路通了,文路自然順暢。這就是觸景生情的意興。

  意興的“意”是很重要的,它能夠使同樣的景象産生不同的含義,構成不同的情景。舉一個例子,杜甫的詩《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一首名篇,裏面用了什麼意象呢?秋天、江、水、山等景物。後來,宋朝黃庭堅也寫了一首詩,同樣用了秋天、山、水、江,“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為什麼同樣面對大江、同樣在秋天,兩個人寫出不一樣的意境?因為杜甫那個時候已經老邁了,《登高》大概是其去世前兩年左右時寫的。他歷經顛沛,直到安史之亂平復了才從四川出來回到老家,然後寫了這樣一首詩。這是一個窮途末路的老人所寫,所以賦予山水秋天一種蕭瑟的景象。但黃庭堅寫“澄江”的時候才38歲,他雖然也不是太得意,但依然血氣方剛,前途未定,所以寫出的景象自然氣勢恢宏。所以,不同的詩人,面對同樣的景物,會觸景生出不同的情,形成不同的意象。

  再來看意脈。李白早期的一首小詩《玉階怨》寫道:“玉階生白露”,白玉臺階上秋露已經凝聚了;“夜久侵羅襪”,我在這裡站了很久,襪子已經被露水打濕了;“卻下水晶簾”,回到屋裏,放下了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看著那秋夜的月亮。

  可以想想看,玉階是白的,白露是白的,羅襪也是白的,水晶又是白的,月還是白的,詩人把諸多白色的、晶亮的意象疊加在一起,形成一種空靈的景象。這種空靈的景象裏面是什麼呢?其實代表了一種迷茫的心情。

  總的來説,把握詩歌的意興、意脈、意象,就能比較好地去讀詩。這裡面,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詩歌的脈絡。如果讀不通,一定説明有問題。有問題就要去查,把它弄通。把詩讀通了,既長了知識,詩也理解了,這也是最簡單的讀書道理。

  唐詩從雄渾到講求“奇小”

  境界變遷折射時代“盛衰”

  比較讀詩法,就是用比較的方法來讀詩,也是讀詩的一個竅門。

  比如,中唐與盛唐的人寫出的詩就不一樣。例如,“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裏面的景象,不是沒有施加之痕,但總的來看是一種傲然挺立的堅韌形象,境界開闊。原因何在?因為盛唐強大,中唐已經衰落,到晚唐就更孱弱了。

  所以,晚唐的陳陶寫《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氣象蕭瑟,是一種接近死亡的氣象。思念的人,現在已經是無定河邊的枯骨了。這裡面,“無定河邊骨”跟“深閨夢裏人”就是一種意象的對照。

  盛唐時期詩歌是雄渾的,中唐的詩比較“奇”,晚唐的詩更多是“小”。王昌齡寫《西宮春怨》:“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雖然寫宮怨,但寫得比較典雅。

  到中唐的時候,李益寫一個宮女非常痛苦,長夜難熬,“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這個長夜是怎麼表現的呢?就是宮漏。古代的滴漏計時器,好像海水添到裏面,滴都滴不完,長夜長得可怕,這是中唐人喜歡用“奇”。

  到了晚唐,詩人更喜歡寫一些細節。朱慶餘寫《宮中詞》:“含情慾説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兩個宮女並列站在欄杆前,想説一些悄悄話,可是“鸚鵡前頭不敢言”。為什麼呢?因為鸚鵡是學舌的,宮女講的話要是從鸚鵡口中傳出,被其他人聽見,可能就要倒楣被殺頭了。還有張祜寫的《贈內人》:“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長夜難過,難過到什麼程度?在燈影畔哭訴,然後看見一隻飛蛾撲到燈心上,於是用頭上的金釵把燈心剔開,救出那撲火的飛蛾。通過這樣一種細節來描寫一種苦情,真是如夢如幻。

  通過比較讀詩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正確地理解古代詩詞藝術的寶貴精華。

  (作者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本文根據東方講壇·思想點亮未來系列講座速記稿整理而成)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