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閣樓裏的女孩》簡體中文版震撼上市

2016年12月01日 08:08: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6年11月,20世紀恐怖羅曼史小説家、美國歷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弗吉尼亞?安德魯斯的代表作《閣樓裏的女孩》 (Flowers in the Attic)簡體中文版首次出版上市,本書係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出品,現代出版社出版。它是《別相信任何人》《消失的愛人》作者吉莉安?弗林熱愛的黑暗經典,據真實故事改編,一部徹底顛覆你認知的黑暗經典!全球熱銷4000萬冊,已翻新12種版本,兩度改編電影。

書名:《閣樓裏的女孩》
作者:(美)弗吉尼亞·安德魯斯 
出版品牌: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定價:42.00元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安德魯斯(V.C.Andrews)
  1923年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美國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擅長以禁忌戀情、血親糾葛等元素創造膾炙人口的小説,征服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她獨具風格的創作與驚人的圖書銷量令同時期作家皆難望其項背,堪稱“歌德羅曼史”“家族傳奇”類型女王。
  內容簡介
  我們總相信:世上只有媽媽好
  那如果有一天,媽媽成了欺騙你的那個人呢?
  人們用黃色代表希望,黃色,就像我們看不到的太陽。“生活總是充滿了驚喜”,媽媽過去常説。我們很快明白還有貪婪、恐懼、羞愧和絕望。我們從沒將任何一朵紙花涂成黃色。
  故事發生在賓州格拉斯通的夢幻家庭。
  中産家庭幻象破滅後,媽媽柯琳帶著兄妹四人,投奔南方弗沃斯莊園的外祖父母。然而,未來並非如他們所願。四個天真的孩子,一個説謊的母親,一間不見天日的閣樓……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秘密?
  一部恐怖與羅曼史結合的經典小説,以少女的口吻講述成長中的恐怖世界。
  如果成長的歷程是恐怖,那麼這樣的恐怖是你我生活中必須要面對的
  生活並不僅僅是美好的“童話”。處在童真時代的四個孩子,因為一場意外,被迫看到了生活和人性可怕的一面。
  在卡西眼中,媽媽永遠是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卻又是那個親手將自己推入閣樓,推入絕望境地的人。當殘忍的真相一步步被揭開,卡西的內心卻早已脆弱得不堪一擊。這才是真正最恐怖的時刻,也是每個人成長中面臨抉擇的艱難時刻!
  如果不想被黑暗吞噬,就一定要自救,因為希望和信心只能自己給。(美國亞馬遜讀者推薦語)
  如果説《簡愛》和《呼嘯山莊》寫的是成年女人的愛與恨,那麼《閣樓裏的女孩》寫的是一個少女的愛恨與成長。在故事中都有一座黑暗的閣樓,藏著恐怖與黑暗的夢魘。成長並不總是坐著旋轉木馬聽著歡快的歌,它有時像做過山車和蹦極,某一刻你覺得自己快死了,過去後就好像從一場噩夢中醒來。長大的過程,是對人性有更深了解和更多一點絕望的過程。甚至有時,那些瘋狂攫住你的黑暗的力量是如此迷人。人性終究是個複雜恐怖的存在。
  吉莉安?弗林:吸引我的往往不是公主,而是巫婆
  《消失的愛人》《別相信任何人》作者吉莉安?弗林酷愛《閣樓裏的女孩》,也深深熱愛這本書的作者弗吉尼亞?安德魯斯。
  她曾經講過“我臨終前可能會以粗糙的雙手緊緊抱著《閣樓裏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是由青蘋果口味棒棒糖和《閣樓裏的女孩》陪伴度過的。它顯然不是那種父母會大方買給兒女看的書,但是我真的深愛這部書。我喜歡童話故事,但吸引我的往往不是公主,而是巫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也是女性的邪惡面,這些“巫婆”角色是如此真實。我渴望知道卡西長大後會成為公主還是巫婆,或者,兩者皆是?”
  《時代》雜誌評價弗吉尼亞?安德魯斯的書總是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詭譎神秘、難以預料的情節,總是伴隨著令人深陷其中的天真哀傷。
  《閣樓裏的女孩》在美國亞馬遜4.4顆星高分推薦 ,讀者評論近3萬條,Goodreads書評網10萬人留評 。《時代》《每日快報》《格拉斯哥週日郵報》《倫敦小姐》全球媒體一致震撼。                                                    
  我愛這本書,愛它暗黑的情節,V﹒C﹒安德魯斯是一個很厲害的作者,一個從來不懼突破極限的作者。她的作品暗黑,卻有質感,行文罕見的優美流暢,帶有鮮明的維多利亞歌德風。這是她最棒的作品之一,可以讓你讀書時興趣高昂到廢寢忘食!        ——美國亞馬遜讀者推薦語
  對於明天,我們不必苛求完美,但仍需心懷期待
  在這個黑暗扭曲的家族故事裏,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未成年女孩眼中的世界,恐懼,迷幻,還帶有一點粉紅的浪漫。女孩卡西的出生是個悲劇,成長更是,每一天都不盡完美,甚至與想像的公主生活相距甚遠。但人生總會有那麼一些希望和驚喜,就像太陽在落山前映射在湖面上,終有餘暉在閃閃發光。黑暗衰敗的閣樓裏,孤獨的少女長大後究竟會變成巫婆,還是出塵的天使,我們都無法預測後來的世界。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