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鋒著《長征日記》
林偉著《一位老紅軍的長征日記》
丁曉平
蕭鋒將軍是紅軍中寫日記跨越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人。他自1928年參加工農紅軍直至去世,64年如一日,不間斷地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和指揮、參與的1365次戰役、戰鬥經歷。
沒有上過一天學的蕭鋒,是在革命的征途中自學成才的。1928年,當他所在的部隊在打了一場大勝仗後,需要作戰鬥情況彙報時,因為他是唯一識字的人,被戰友們趕鴨子上架般地在油燈下,一筆一畫地寫下了第一篇戰鬥日誌。短短200多字,他整整花了3個多小時,且有一半的字不會寫,只好用○來替代。
另一位紅軍童小鵬,在其《軍中日記》的首頁上,就用紅墨水豎寫著兩行大字:“無論如何忙,此事切勿忘!”在首頁的背面,他用藍墨水寫著:“當紅軍是光榮的,那麼,紅軍的生活是最光榮的生活了。這是我記日記的動機了。”
多麼純粹的動機!多麼樸素的動機!這樣的動機,來自信仰的力量。正如曾跟隨紅六軍團長征行軍的英國傳教士勃沙特所言:“中國紅軍令人驚異的熱情,對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對自己信仰的執著是前所未聞的……”
紅軍是一支任何艱難困苦、流血犧牲都嚇不倒、摧不垮的英雄團隊。蕭鋒在1935年8月24日的日記中説:“晨起來,肚子餓得咕咕叫,原來準備的青稞麥炒粉,被雨淋得變成了疙瘩,只好燒些開水泡成面糊糊,加上幾片肉乾充饑。從軍團首長到每個戰士,都吃一樣的飯湯。我們正在吃的時候,忽然下了一陣白雪,落在湯碗裏,大家笑著説:‘天下白糖,增加營養。’飯雖然簡單,湯也不好,可是這麼多戰友集中在一起,熱情交談,倒也別有風味。”
苦中有樂,以苦為樂,這不正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必勝信念的真實寫照嗎?童小鵬在1935年6月30日的日記中,為自己作了半年總結。他寫道:“這半年是很艱苦與快樂的交錯時期,從艱苦中取得了勝利,得到了快樂舒暢,為著勝利而吃苦嘗辛……革命是長期的鬥爭、流血的過程。勝利是艱苦的結果、困難的總績。”
重溫紅軍日記,穿越80年的時空,字裏行間,我仿佛看見那條地球上的紅飄帶由南向北飄拂的滄桑畫卷,又仿佛聽見紅軍的血液同樣在我的血管中汩汩流淌,而心中鳴奏的正是這信念、信仰和信心的交響。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