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央視主持人瑤淼推出育兒新書《自由瘋長》

2016年11月29日 08:32:17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我不急於她贏在起跑線上。”

  《自由瘋長》 瑤淼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瑤淼在央視主持兩個節目:一個是《中國電影報道》,另一個是《拜託了,媽媽》,這兩個節目代表著瑤淼生活的兩個重心:工作與家庭。一聊起自己的女兒,瑤淼就滔滔不絕:“我有一個會爬樹的女兒!”顯然,這不是一個常規的孩子,她也不是一個常規的媽。成績和成長誰更重要?“放養式教育”究竟適不適合現在的孩子?瑤淼將這些年的育兒心得分享在新書《自由瘋長》裏。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孫珺

  讓孩子在“折騰”中成長

  憑著“讓孩子在折騰中成長”、“讓生命長成本來應有的樣子”等信條,瑤淼對女兒自幼實行“野生散養”。“我很早就告訴她,你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要她從小就明白這一點。”於是,“任性母親”對“野生女兒”採取了非主流的教養方式:女兒橙子從兩歲開始就跟著父母尋野路,吹山風,飲野水。週末經常和父母外出爬山,鼻子不小心磕流血了,塞團紙巾繼續爬,上幼兒園了,自己拿著半個饅頭站在路邊等校車。

  她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女兒不僅喜歡爬樹,還愛不知疲憊地奔跑和跳躍。橙子一年四季只喝涼水,冬天只穿一條單褲。但她挺皮實,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感冒了,發高燒了,也從未使用過抗生素,慢慢自己就好了。她和丈夫決定,遠離奢華城市,偏居鄉隅;拋開精緻物質,親近山野。因為女兒也不喜歡城裏車水馬龍的熱鬧,“她説太吵,她喜歡鄉村野外,因為那裏很安靜,可以聽到鳥叫的聲音。”

  學霸媽媽不希望女兒重走自己的路

  橙子7歲。瑤淼像她這麼大時,住在北京二環路邊,每天沿著長安街去全市聞名的重點小學上學。“沒有節假日,別人放假我苦練才藝。四歲起就吃力地抱著比我還寬的手風琴,拉得汗流浹背。我從來沒欣賞過音樂,也沒體會過這琴聲有多美。”

  除了拉手風琴,瑤淼八歲就開始演電影。童年被各種測評、試鏡佔據著,心理倒是慢慢變得強大了。學習也從未耽誤,後來輕鬆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是品學兼優多才多藝讓別人父母無比羨慕的學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一直悶悶不樂到我女兒降生。”

  她不希望女兒重走她當年的路,在她看來,生命成長本是自然美好的事,就應該讓孩子自由瘋長。瑤淼在學校教育上也做出了另類的決定:放棄精英標準,轉向小眾教育。她沒有把孩子送到大家趨之若鶩競爭激烈的名校,而是選擇了不用考試的學校。“如果沒有要求,也沒有訓練,一個孩子也會把很多事情做好,那水到渠成的過程,就像換牙和長個兒一樣,自然而然,甚至你想攔都攔不住。”橙子沒有刻意學識字,但喜歡閱讀,瑤淼甚至不知道橙子什麼時候從數樹葉、枝丫、石頭,到學會了加減法。有一次去書店,橙子一定要買一本《二年級數學思維》回家,做題,是她玩的一種方式,一會兒就寫出很多答案。入睡前迷迷糊糊地對瑤淼説:“媽媽,明天我醒了,再給我出一道題。”

  和很多家庭一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還是媽媽陪伴得多。爸爸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在瑤淼看來,爸爸的陪伴不如媽媽多,但品質高,而高品質的陪伴才是最好的陪伴。橙子認為爸爸比貝克漢姆還帥,是因為爸爸會做一些媽媽不太擅長的事情。比如説,爸爸拍很多非常好的照片,爸爸會組裝傢具,會帶她去撒野。爸爸有很多好點子,特別聰明,還總是能保護她。

  對話瑤淼:

  當我不再執著時,她用另一面回報了我

  廣州日報:普通的工薪階層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自由瘋長?長壞了怎麼辦?

  瑤淼:我可以告訴大家,橙子的20多個同學家庭,只有一兩個屬於一種比較中上層的收入水準,大多數都是非常普通的父母,他們非常有勇氣選擇了這條路。以後她走怎麼樣的路我現在還沒有太想好,但我知道,我現在給她的這個選擇特別適合她當下。我不急於她贏在起跑線上,人生的路太長了,我只是順應她的成長。一開始節奏放慢一點,以後學習的節奏會加快。

  廣州日報:您對女兒沒有學習上的要求,但她會不會因此缺少“競爭意識”,將來難以適應社會呢?

  瑤淼:首先,我並不是説對她完全沒有學習上的要求,只不過是沒有分數上或者是名次上的要求。其次,我希望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一個很好的好奇心探索欲,能夠非常專注地學習。當然,我不能説我自己完全沒有焦慮過,每當聽到別的媽媽們説自己的孩子又報了一門興趣班,鋼琴過十級了等等,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一旦出現這種心態,我就會不斷地回想自己當初做媽媽的時候是如何欣喜地對待一個小生命的。我需要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來陪孩子一起成長。

  廣州日報:您怎樣理解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瑤淼: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健壯還是瘦小,我都全然接受。就像接納她的外貌一樣,我們也接納了她的性格。橙子在家裏也會喋喋不休,但在外面非常安靜,上幼兒園的第一年,沒有跟老師説過一句話。碰到熟人了,她也不跟人打招呼,她偷偷地瞟一眼人,觀察好幾個小時才會跟別人靠近。她是有自己的溝通方式的,我不能對她説:“為什麼不跟人見面打招呼?為什麼不能大點聲?”

  我是一個主持人,有很多機會帶她出去參加各種活動。她慢慢變得更開朗,説話也多了,但她並不開心。幾次之後我再也沒有帶她到鎂光燈之下了。她喜歡的是在大自然裏瘋跑或者在小區裏打鞦韆。這是她自在和放鬆的方式。

  當我全然接受她,當我沒有破壞她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當我不再執著于她不説話時,她用另一面回報了我,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她非常擅長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她的每一幅畫都讓我們驚嘆。此外,她非常喜歡讀書,可以拿著一本書看很長一段時間。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