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2016年11月23日 08:51:23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書名:《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作者:吳鉤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定價:38.00

  書號:978-7-5354-9157-2

  [精彩文摘]

  朱熹是一個“三體迷”

  吳鉤

  蔡京是福利制度推手

  歷史上許多名人,都有著雙重身份。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知道,高俅是宋朝的太尉,又是一名高技能的蹴鞠運動員。宋徽宗既是皇帝,又是藝術造詣很高的書畫家。不過下面這位宋朝人,他的另一個身份你未必就曉得了——他是蔡京,宋徽宗朝的宰相,或者乾脆説,就是一奸相吧,私生活奢靡,執政誤國,同時他也是著名的書法家,據説“宋体字”就是他創造的,這些你應該知道了,不過你知不知道蔡京還是北宋國家福利制度的最重要推動者呢?無數貧苦的宋朝平民都曾從蔡京的福利政策中受惠。

  蔡京執政之時,正是北宋的福利政策全面鋪開之期。來看史書怎麼説:“崇寧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坊。(居養院)給常平米,厚至數倍,差官卒充使令,置火頭,具飲膳,給以衲衣絮被。州縣奉行過當,或具帷帳,顧乳母、女使,縻費無藝,不免率斂,貧者樂而富者擾矣。三年,又置漏澤園。初,神宗詔:‘開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貧不能葬,令畿縣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頃,聽人安厝,命僧主之。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與紫衣;有紫衣與師號,更使領事三年,願復領者聽之。’至是,蔡京推廣為園,置籍,瘞人並深三尺,毋令暴露,監司巡歷檢察。安濟坊亦募僧主之,三年醫愈千人,賜紫衣、祠部牒各一道。醫者人給手歷,以書所治痊失,歲終考其數為殿最(考核指標)。諸城、寨、鎮、市,戶及千以上有知監者,依各縣增置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無衣乞者,許送近便居養院,給錢米救濟。孤貧小兒可教者,令入小學聽讀,其衣襕于常平頭子錢內給造,仍免入齋之用。遺棄小兒,顧人乳養,仍聽宮觀、寺院養為童行(未領度牒的少年出家人)。宣和二年,詔:‘居養、安濟、漏澤可參考元豐舊法,裁立中制。應居養之日給秔米或粟米一升,錢十文省,十一月至正月加柴炭,五文省,小兒減半。安濟坊錢米依居養法,醫藥如舊制。漏澤園除葬埋依見行條法外,應資給,若齋醮等事悉罷。’”(《宋史?食貨志》)

  蔡京推動建立的國家福利制度包括三個系統:一為居養院,是政府設立的福利收養院,收養孤苦無依的老人、孤兒、棄嬰、流浪乞丐、殘疾人,被收養的孤兒還將獲得免費的基礎教育;二是安濟坊,是福利醫院,免費收治窮苦的病人;三是漏澤園,即福利公墓。這三個福利體系,基本上涵蓋了對窮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救濟。按照蔡京的規劃,天下各州縣及規模略大的城寨市鎮,都必須設立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以救濟無法自存之人。

  宋王朝的福利政策當然不是蔡京首創,蔡京執政之前,北宋已建立了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不過,這些福利機構卻是在蔡京的推動下才全面展開的,當時甚至發生了“州縣奉行過當”的“福利病”。而當蔡京罷相之後,北宋的福利制度則出現明顯的收縮。可以説,極力發展國家福利確實是蔡京的執政偏好。

  《水滸傳》中的蔡京無疑是一名老奸巨滑之徒,歷史上,蔡京也是被列為北宋“六賊”之首。不過,我們今天評價歷史人物,大可不必因人廢政,明末的顧炎武便説:“漏澤園之設,起于蔡京,不可以其人而廢其法。”了解蔡京作為北宋福利制度重要推動者的另一個身份,可以讓我們發現一個更為立體的蔡京形象。

  [作者介紹]

  吳鉤,騰訊“大家”簽約作家,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著名宋史研究者。主要關注領域為古代的政制與社會生活,習慣以社會學與政治學為分析工具,對正史野稗、前人筆記所記錄的古代社會、官場細節及其背後隱秘進行梳理分析。在《博覽群書》《書屋》《社會科學論壇》《二十一世紀》等刊物發表有多篇歷史社會學隨筆。著有《生活在宋朝》(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宋:現代社會的拂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隱權力:中國歷史弈局的幕後推力》(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隱權力2:中國傳統社會的運作遊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等歷史暢銷書。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