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古琴非遺保護學術成果《古琴指法譜字整合》出版

2016年11月15日 08:29: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古琴指法譜字整合》主編張子盛,古琴演奏家、教育家。現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副秘書長、古琴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樂器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天津七弦琴院院長。

  2016年11月6日,古琴非遺保護成果《古琴指法譜字整合》新書發佈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活動由中華書局、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北京樂器學會、天津市演出行業協會、天津和平區非遺中心、天津七弦琴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已有四千多年曆史的中國古琴藝術被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人最高精神追求的重要載體。自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來,如何更好保護、傳承與發展古琴,傳統文化界及音樂界在積極行動。

  自宋以降,古琴有近二百部琴譜流傳於世。古典小説《紅樓夢》中賈寶玉曾見到林黛玉所看的琴譜,驚為“天書”。這種被稱為“減字譜”的記譜方式雖然晦澀難懂,但卻完整保留了3000多首傳世古琴曲。由唐至今的一千多年間,琴人輩出,琴派更疊,往往同一首琴曲就有幾個甚至幾十個版本,這對今人解讀琴譜,尤其是對指法的解讀帶來很大的困擾和障礙。

  《古琴指法譜字整合》是古琴非遺項目保護的重要工程,由天津七弦琴院籌備,自2012年起歷時四年時間編纂完成。據本書主編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副秘書長、古琴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子盛介紹,為編此書天津琴院匯集了二十余位師生,整理了從北魏至近代的一百二十六種指法材料,共收錄了1176個指法名稱,1522個減字寫法,是目前收錄指法數量最多,收錄範圍最廣的古琴指法類工具書。該書保留了原琴譜中的指法原貌,並將原譜中釋義按年代排序,設立筆劃及拼音兩種索引方式,做到查閱一個譜字就能看到從古至今的所有圖形及釋義。同時還把常見的譜字進行提要註釋,可用圖片表述的指法還附上了動作拆解照片,以方便學習者參考查閱,對古琴指法的發展變化斷代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幫助。

  發佈會由中華書局副總編尹濤主持。中華書局副總編輯李佔領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項陽、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中國民族器樂學會會長陳自明、常務副會長畢可煒、北京樂器學會會長劉正輝、著名學者陳雲君先生、宋兆麟先生、天津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劉紅生、天津非遺中心副主任楊文、天津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劉鐵、天津市非遺協會副秘書長單魁居等嘉賓出席了發佈會。

  發佈會現場。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