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呂國英“氣墨靈象”藝術論四:藝法靈象 至美審美

2017年08月05日 14:00:39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作者簡介 

  呂國英,作家、藝術評論家,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長征副刊》主編,高級編輯。已撰述出版文學、評論等作品數百萬字,多篇作品獲國家或軍隊重要獎項。

  主要著作:《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其中《大藝立三極》由中英兩種文字、多版次出版,《陶藝狂人》《神雕》多次再版。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筆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藝法靈象”揭示藝術本質規律;“高學大德”者方入“氣墨靈象”之境;“潤靈樂境”推輓文藝高峰。

  主要評論:《自成高格入妙境》《“賈氏山水”密碼》《藝術,心狂方成大家》《天才,晚成方可大成》《“色彩狂人”的非常之道》《“花”到極致方成“魁”》《心至“藝境”盡通達》《藝術創作有“五忌”》《創新藝術與“氣墨靈象”》。

  藝法靈象 至美審美 

  一段時間以來,文學藝術領域存在的諸多亂象備受關注。悉心觀察,這些亂象伴隨于藝術生發、創作、呈現過程中的多環節、諸要素。 

  張大千 彩墨畫 

  具體説,這些亂象涉及多個層面、具有多重表現。藝術創作層面,存在抄襲模倣、千篇一律,複製性生産、快餐式消費的問題,突出表現在既抄經典,也抄現代,既倣古人,也倣今人,既複製名家,也重復自己;審美層面,存在獵奇逐艷、低俗諂媚,善惡不辨、以醜為美問題,突出表現在調侃崇高、扭曲經典,糊塗亂抹、粗製濫造,甚至渲染陰暗,製造文化與藝術“垃圾”;創新層面,存在追求形式、缺少內容,蔑視傳統、遠離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重形式包裝、缺內容支撐,追求奢華、炫富擺闊,甚至熱衷於“為藝術而藝術”;創作心態層面,存在浮躁與急功近利問題,主要體現在心緒浮華、精神迷離,甚至投機取巧,沽名釣譽;文化心理層面,存在缺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問題,突出表現以洋為美、以洋為尊、唯洋是從,把獲得國外獎項作為最高追求,甚至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中國化”“去歷史化”“去主流化”;藝術氛圍層面,存在江湖氣、“圈子”化,近親繁殖、“門派”思維問題,主要體現為師傅帶徒弟式傳承、家族作坊式生産,熱衷於“抱團取暖”、進“圈”為榮;藝術市場方面,存在以“職”定價,以“銜”論價問題,突出表現為自我炒作、聯手炒作、刻意運作,“假拍”“拍假”,“守株待兔”;藝術批評層面,存在庸俗吹捧、阿諛奉承問題,主要體現在無底線拔高,無標準叫好,仿佛隨處有“大家”、人人是“大師”。

  毋庸諱言,以上亂象之所以長期存在,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如何認知與實踐藝術規律大有關係。

  林風眠 彩墨畫 

  藝術規律何解?其本質意義何在?借搜索引擎以關鍵字搜索,顯示出的數字結果竟達百萬級。然而,令人感慨與唏噓、尷尬又無奈的是,打開這些網頁與論章,搜尋相關論證與解讀,幾乎篇篇缺“本”解,章章少“質”根。換言之,這些文論卷章,無論上談下論,就是缺少藝術規律的根本之論;不管左言右語,就是沒有藝術規律的本質之語。

  朱德群 油彩畫 

  沒有根本與本質之論,“散論”“隨論”與“混論”自然多矣,僅作概括歸納,暫列有八,一則王顧左右而言他、偏離主題者,比如“自我個性説”“藝術人生説”“精神需求説”;二則隔靴搔癢、論據無法對接論點者,比如“批判繼承説”“娛樂服務説”;三則教條于西方藝術學理、缺乏藝術自信者,比如“藝術直覺説”“創作自由説”“窮途末路説”;四則大而化之論“道”、不著邊際者,比如“藝術地把握世界説”“藝法自然説”;五則玄之又玄、而不知所云者,比如“玄妙説”“非法之法説”“神秘靈感説”;六則放大構成元素、關注細枝末節者,比如“不擇手段説”“藝術表現説”“筆墨底線説”;七則簡單否定、武斷回避者,比如“無規律説”“無章可循説”;八則聽之任之、無能為力者,比如“自然而然説”“自由發展説”“不可知説”。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趙無極 油彩畫 

  要説,對某一概念、命題有不同認識,尚可理解。並且,有些“説”“論”或許尤其關注了藝術生發、演變中的某一環節、某個過程,或是藝術創作中的某種特殊體驗與感受,與藝術相對規律的某種意涵相關係。但必須正視的是,缺少共識,確實需要也值得認真探討。

  要説明的是,藝術規律是藝術創作、演變的基本遵循,是藝術發展、前行的根本引領。藝術規律若無共識,藝術創作何談遵循。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