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情漫海峽·愛聚兩岸”青年學生聯歡會在京舉行

2016年08月08日 08:32:1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青年學生合影。 

  兩岸青年學生合影留念。(台灣網 劉暢 攝) 

  台灣網8月2日訊 (記者 劉暢)2日晚,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情漫海峽·愛聚兩岸”兩岸青年學生聯歡會在京舉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臺灣夏潮基金會董事兼執行秘書張曉平以及十幾所兩岸高校青年學生共同參與聯歡。

  陳愛民在致辭中表示,加強兩岸青年交流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一項重要活動,並得到臺灣夏潮基金會的大力支援。本次聯歡活動是兩岸青年交流成果的展示,旨在幫助大家梳理整個行程中的情感與收穫。十幾天的時間,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相知,兩岸基金會見證了兩岸學子的共同成長和深厚友誼的建立。“一起走,是緣分;再一起走,是幸福。”她希望,未來兩岸青年朋友有機會可以共同經歷成長的過程,體驗收穫友誼的快樂。

  張曉平表示,如今的兩岸青年生活在一個資訊發達的社會,但資訊正確與否、客觀與否仍需要探討和甄別。通過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舉辦兩會青年交流活動就是希望青年們通過活動親自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年輕人不要有太多的包袱,希望大家未來能夠用更加寬廣、更加包容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

  本次聯歡會是2016年“兩岸學生尋跡京杭運河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兩岸學生尋跡京杭運河活動”自7月26日在上海拉開帷幕,兩岸青年攜手先後赴上海、杭州、蘇州、揚州、淮安、徐州、北京等7個城市就運河遺跡和文化蘊涵開展採訪與交流,旨在讓兩岸青年學生深化認知和理解、擴大認同感。

  近十天的行程,讓兩岸青年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歷史的瑰麗,也結交了深厚的友誼。來自臺灣中正大學經濟係的男生何鎧圳對記者感慨道,“古運河非常漂亮和雄偉壯觀”,以前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看過的歷史如畫卷般在面前真實展開,讓他感到非常興奮,“此次大陸行,真切感受到大陸的經濟實力,以及城市的繁華”。與大陸同學的相處和一路的遊歷,也讓就讀大一的他萌生了到大陸求學的念頭,“希望有機會能體驗到大陸高校的學習氛圍”。

  來自臺灣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一年級的程于珊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大陸,北京古樸的建築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説,大陸和臺灣的對歷史事件的描述有很多的不一樣,在與“1對1”大陸小夥伴的交流過程中,兩人常常就同一歷史事件發表不同的觀點與看法,既增長了歷史知識,又加深了兩人的友誼。

  第一次來大陸的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三年級的女孩王律文坦言,因學校有大陸交換生的緣故,一直以來就對大陸很嚮往,想親眼看看真實的大陸,而且“大家都説一樣的語言,溝通起來沒有障礙。”她笑言自己對中國歷史非常感興趣,尤其喜歡大陸古裝劇,會經常登錄原創小説網站看簡體版的小説,“《步步驚心》、《甄嬛傳》等都在大陸原創小説網站搶先看完了”。就讀美術系的她對古代建築歷史非常著迷,坦言,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來大陸學習,尋訪更多歷史古跡,增長知識。

  聯歡會上,兩岸青年學生相繼獻上歌曲串燒、民族舞、詩歌朗誦等精彩節目,特別是火棍表演《棍舞青春》將晚會推向了高潮,精彩的表演讓在場的青年學生“嗨”翻天。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生日會也在此期間舉行,兩岸青年共同為在活動期間過生日的學生唱生日歌、送上生日祝福,分享彼此的喜悅。

  據悉,接下來,兩岸學生還將參觀故宮博物院、宋慶齡故居,赴天津參觀運河文化廣場、古八里橋等。(完)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致辭。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致辭。(台灣網 劉暢 攝) 

  臺灣夏潮基金會董事兼執行秘書張曉平致辭。 

  臺灣夏潮基金會董事兼執行秘書張曉平致辭。(台灣網 劉暢 攝) 

  開場舞。 

  開場舞。(台灣網 劉暢 攝)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