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青年熱議"供給側改革" 吁兩岸企業繼續深入合作

2016年05月09日 18: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八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9日在北京舉辦。(台灣網 郜利敏 攝)

  本屆論壇邀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處長左傳長開展了關於“十三五規劃與創新發展”的講座。(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5月9日北京訊 (記者 郜利敏 實習記者 王亞靜)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八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9日在北京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各大知名高校在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以及在京工作、創業的臺灣青年代表共20余位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以“十三五規劃與供給側改革”為主題,邀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處長左傳長開展了關於“十三五規劃與創新發展”的講座。

  左傳長對當前經濟運作和發展環境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判,對“十三五”規劃綱要進行講解,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重點解讀。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他希望與臺灣青年共同攜手推動兩岸經濟快速平穩發展,使兩岸經濟發展的福利惠及到每一位臺灣同胞的工作和生活中。

  講座結束後,與會臺灣青年展開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進一步了解了大陸在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推出的政策措施。他們希望臺商借力“供給側改革”政策和“一帶一路”戰略,尋求兩岸經濟産業更大的發展空間。他們還呼籲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求學、就業、創業。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王裕慶表示“供給側改革”措施將使民眾享受更多經濟發展的成果,對世界經濟發展也將産生重大影響。他希望臺商可以把握機遇,到大陸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助推兩岸經濟發展。

  從事經濟發展研究的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蕭偉恩對“供給側改革”在社會各方面所體現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目前兩岸均面臨“老齡化”問題,他分析稱,老齡化其實並不可怕。首先,老齡化人群在創造力上會持續給社會帶來各種前沿貢獻,創造更多財富,同時可以給青年人帶來寶貴的經驗分享。其次,也給養老産業帶來更多發展契機,大陸有非常廣闊的市場,臺灣在養老産業有著豐富經驗,他希望雙方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養老産業的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化工係臺灣交換生陳怡仲表示,“供給側改革”加速了化工傳統産業的結構性調整,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方針,推動化工産業技術革新,將最終達到“低成本、高産出,實現環境優化”的目標。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大陸“二胎”政策的開放和實施給孕嬰童用品市場注入新活力,直接拉動月嫂、奶粉、紙尿褲、洗護用品、玩具、文化教育等諸多産品的消費,促進相關産業的發展。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羅鼎鈞希望臺商要把握這一新的發展契機,加快和壯大孕嬰童産業和相關服務業在大陸的發展。

  “臺灣的文創産業發展相對較為成熟,大陸則擁有更加寬闊的市場空間”,在論壇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許晉銘呼籲兩岸企業繼續深入開展相關的合作交流,加速兩岸文創産業發展步伐。同時,他建議進一步擴大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空間領域,吸引更多臺灣青年到大陸就學、工作、創業。

  下午,與會臺灣青年代表參觀北京航太城,了解航太工業知識,感受大陸航太事業的科學發展。

  據了解,“臺青之友沙龍”每季度舉辦一次,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七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由兩岸青年學子共同發起,是專為兩岸青年交流思想、探討兩岸關係以及服務兩岸青年職業生涯發展所搭建的平臺。(完)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