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北青年羅鼎鈞:一個家族的光復經歷

時間:2015年10月21日 10:5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特別節目《往事不能如煙》

臺北青年羅鼎鈞:一個家族的光復經歷

臺北學生羅鼎鈞講述自己的光復故事(張碩田 攝 台灣網 發)

臺灣“本省人”羅鼎鈞講述自己家族的光復經歷(張碩田 攝 台灣網 發)

  我叫羅鼎鈞,來自臺北,今年28歲。

  臺灣光復是在1945年10月25日,這個節日在現今的臺灣是沒有放假的。但是從1946年到2000年左右,臺灣光復節那一天都會放假。

  我生於1987年,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逢10月份光復節這段時間,臺北都會非常熱鬧,尤其中山堂附近會有非常多的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帶我到現場看一些演出、表演,一些紀念性的軍事展演,像閱兵,還有一些學生的儀仗隊表演,還有一些紀念展覽。可以説像嘉年華會的形式來紀念臺灣光復節,因此我印象非常的深刻。

  小時候我就非常好奇,為什麼這一天要放假?我就去翻閱當時的一些書,然後問一些長輩。然後我發現了,原來這是我們每個臺灣人和每個中國人必須記住的日子。

  因為我是本省人,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我們清末就到臺灣,我們家族真的完整受過日據時代50年的統治。

  我奶奶現在八十幾歲,她小時候十幾歲之前都是日據時代的統治。我奶奶説,她小時候不乖的時候,我曾祖父就會説,“你不乖的話,日本警察‘大人’來了,就會把你抓走”。你可想而知,日據時代的時候,就會用日本警察來嚇你這樣子,就是他們很恐怖。在那個年代,像我們臺灣盛産蔗糖,最好的都運到日本本土去。

  我奶奶有受過小學教育,臺灣本地人都很難進那些好的學校、受好的教育,像次等公民的對待。我奶奶給我講,1940年代時候上課,母語是閩南語,在學校就講日語。我奶奶被他們改日本名叫山本,然後我奶奶就説,我怎麼叫這個名字,怪怪的。日本老師説“不管,你就叫這個名字”。

  然後1945年的時候,日本名字全部取消。我奶奶跟我講,她很開心,可以恢復我們原本的名字,不用變成日本人,就覺得我們的根找回來了,可以堂堂正正做一個中國人。

  尤其到10月25日的時候,臺灣的民眾舉著旗子歡迎國民政府來臺灣接收臺灣。我奶奶也給我提過一些,大家都是自動自發的,沒有説被誰動員,那種期待的心非常的雀躍。

  但是現在臺灣的光復節不放假,或許可能臺灣年輕人就認為這個節日不重要,不會去探究這個意義,慢慢就變得非常淡忘或者遺忘掉。現在的臺灣年輕人路過臺北中山堂那邊,就只是當做一個玩滑板的廣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台灣網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郜利敏]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