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聶隱娘》半數投資來自大陸 姜文妻周韻演刺客

時間:2015年05月27日 08:4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聶隱娘》不少外景在大陸拍攝。(臺灣旺旺中時報係資料圖)

  據臺灣《旺報》報道,電影《聶隱娘》奪得戛納影展最佳導演獎,侯孝賢成為繼王家衛、楊德昌之後第三位獲戛納肯定的華人導演。這部電影在大陸湖北武當山、內蒙古、湖北神農架、河北涿州市、日本京都等地取景,臺灣則以內景為主,斥資千萬搭建“聶府”、棲蘭林木皆映入眼簾。

  一半資金來自大陸

  侯孝賢早在讀大學時就看過唐傳奇《聶隱娘》,礙于資金技術問題,直到2012年9月才開拍,全劇耗資約4億5千萬元。侯導曾表示,一半資金來自大陸、另一半是從臺灣、南韓、歐洲等地籌資。

  為展現大唐時期的俠義武俠景色,在大陸至少拍了一個月,武當山開鏡、轉往神農架、又轉場內蒙古,最後神農架的畫面全剪掉。內景則是在宜蘭搭設一座壯觀的“聶府”。侯導一貫喜愛長鏡頭和空鏡頭來呈現,背景因此相當重要;編劇之一的謝海盟曾透露,在京都拍攝時,美術組曾出錯,讓侯孝賢氣得猛抓頭,甚至説:“當初阿城説要拍現代版聶隱娘,你們怎麼不説服我?要是拍了,也沒現在這些麻煩!”

  但也因侯孝賢的堅持,《聶隱娘》有別於一般武俠電影,畫面精緻華美深受外媒稱讚,且侯孝賢認為隱娘是最高級的刺客,不與人纏鬥,要等到最精準的那一刻出手殺人,才將“殺人成本”降到最低。

  姜文妻子周韻飾演刺客精精兒

  女主角舒淇拍得叫苦不迭,男主角張震過足戲癮,大而飾演刺客精精兒的周韻,很能適應侯導的風格。

  在戲中,周韻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張震的正室,另一個則是戴面具的殺手精精兒。談及這兩個角色,周韻表示這兩個人本身就是一個人,設置兩個角色是為了表現一個人的兩面性,“其實這個女人要去殺聶隱娘就是因為她覺得聶隱娘要殺張震演的角色,她其實是維護國家跟保護這個小家。”

  舒淇曾表示這次與侯孝賢導演合作難度特別大,情緒很難把握,不過周韻卻表示她十分認同導演的這種處理方式,“我拍這個戲是我拍過最輕鬆的一個戲,我覺得我跟侯孝賢對於這種表演方式認同是特別一致的,因為我希望的就是特別自然的方式。他其實喜歡演員在演戲的狀態裏面是非常自然的,所以他也會在臺詞方面會要求我,不要説得陰陽頓挫,要收斂一些,不要我在演戲的狀態裏面。”

  侯孝賢導演對於拍攝是精益求精的,周韻透露:“我進組的時候,練了一些時間(武打招式),第一部分打戲其實是在神農架拍攝的,後來那部分的戲作廢了,導演都沒有要,他覺得我跟舒淇兩個人表情太多了,因為我戴一面具,只要一砍,臉上的表情就特別的厲害,包括舒淇也是,後來他就宣佈第二年夏天重新拍。”

  兩岸編劇群力合作 劇本共改了37次

  侯孝賢曾在採訪中表示,《刺客聶隱娘》一開始是跟鐘阿城合作,“我們倆去美國,那時候還很早,我跟他聊,雙胞胎之類的想法就是他的。之後我就跟謝海盟他們聊,他出了一本書。他下筆如腹瀉,快得不得了,記憶力也特別好。他比較年輕,所以有些奇怪的東西,最後是我來判斷,形成結構。結構好了沒用,拍的時候是另外一種事情,看你的條件來調整”。、

  報道説,儘管此劇以侯孝賢為創作主體,仍有不少關鍵構想來自朱天文、阿城,包括聶隱娘最後不殺魏博節度使田季安,起初始終找不到合理性,最後朱天文提出“她不願殺,因為殺了田季安會使魏博大亂,她不願棄自己的父母之邦不顧。”

  阿城則是在人物關係、角色設定上著墨,讓劇情順利鋪陳。

  憶及劇本討論,參與編劇的謝海盟指出:“最大的挑戰在於讓唐傳奇故事中看來盲從的聶隱娘,取得現代人的共鳴。”《聶隱娘》原著中被訓練成絕世高手,道姑要她殺誰便殺誰,“原著其實讓人有點不舒服,以今人眼光看來聶隱娘過於盲從,或説少了道德感。”謝海盟表示劇本共改了37次,如何讓一名刺客得到現代人共鳴是最大挑戰。“原著中道姑是好人?壞人?大家根本拿不準。”

  編劇群年紀最小的謝海盟,卻負責“最有年紀”的語言部,“文言文的部分是我寫的”。雖有人認為文言對白晦澀難懂,但侯孝賢強調如此才有唐朝氛圍,“田季安作為節度使,和臣下開會使用較正式的文言文,有其合理性。”

  謝海盟指出,語言的處理上,侯孝賢處理其擅長的市井、鮮活場面,朱天文處理男女間細膩情感的對話,阿城主攻人物設定,編劇群相輔相成。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