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攝影師聚焦閩南竹馬戲

時間:2015年03月05日 08: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攝影師聚焦閩南竹馬戲

  兩岸攝影師在拍攝民俗活動竹馬戲。 郭碧燕 攝

  兩岸攝影師在拍攝民俗活動竹馬戲。 郭碧燕 攝

  中新網漳州3月4日電 (郭碧燕 林麗君)農曆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正值福建南靖縣金山鎮新村村舉辦廟會的喜慶日子,一群扛著“長槍短炮”的陌生“背包客”出現在村子裏,各種“高大上”的攝影器材讓村民們看花了眼。

  “聽説南靖有竹馬戲的民俗活動,我們就專程從臺灣趕過來了。”臺灣新北市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陳鼎鑫説。

  原來,陳鼎鑫和幾個攝影愛好者在近幾年裏幾乎已經拍遍了臺灣所有的民俗活動,漸漸感到拍攝素材的稀缺,一直想到大陸來拍攝一些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陳鼎鑫從網上看到南靖竹馬戲,就想到策劃一次兩岸攝影師閩南民俗拍攝之旅,他立刻就聯繫了老朋友——福建南靖知名攝影師馮木波。

  “我們是五六年前在一次攝影活動中認識的,雖然分隔兩岸,但一直都有攝影方面的交流。”馮木波説,他們此行11位攝影師有7位來自臺灣,拍攝時間為初十到正月十六,計劃拍攝漳州各地十幾種民俗活動。

  馮木波表示,希望通過鏡頭語言把閩南地區的特色民俗展示給更多人知道,其中選擇在南靖拍攝的民俗就有竹馬戲、火燒尪、龍藝等等。

  據了解,南靖縣金山竹馬戲歷史悠久,由唐朝的馬陣演化而來,盛行于宋代,清朝時進入鼎盛時期。

  而每年正月十三,新村人都會讓9個小孩粧扮成昭君、番王、小生、婢女等人物,騎著紙糊的各色竹馬,走村串社表演經典曲目《昭君出塞》,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具有濃厚的民俗文化風味。

  陳鼎鑫説,雖然臺灣也有竹馬戲,俗稱“布馬陣”或“陣戲”,但經過多年演變已經成為簡單的竹馬道具,南靖的竹馬戲表演顯得更為完整、豐富,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大開眼界。

  “竹馬戲”享有“戲曲活化石”之譽,廣泛流行于閩南漳州一帶,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竹馬戲”在清初隨著漳州人遷臺而移植臺灣,在臺灣俗稱“布馬陣”,又稱“陣戲”。(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