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時間:2015年03月04日 11:08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探訪廈門鄭成功廟:緬懷兩岸共有的歷史

南安鄭成功廟

  新年伊始,南安石井鄭成功廟迎來了又一批臺灣客人。“在臺灣,我們都稱鄭成功為‘延平王’、‘開臺聖王’、‘國姓爺’。成功廟、成功寺這些供奉鄭成功的祠廟在臺灣有兩三百座,為的是紀念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南安是鄭成功的祖籍地,我們一定要回來參拜。”一位臺灣遊客説。

  一段兩岸共有的歷史

  鄭成功祖籍南安石井鎮,這裡地處南安最南端,石井鄭成功廟便坐落在石井鎮鰲峰東麓,面朝大海。

  石井鄭成功廟總佔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傳統的閩南建築風格。遠遠望去,這座三進宮殿式雙回廊大型廟宇錯落有致,巍峨壯觀。拾階而上,駐足廟宇前面朝大海,只見波平浪靜,岸邊停泊著船隻。不遠處,石井碼頭清晰可見,兩岸民眾往返的便捷通道泉金航線,就是從這裡出發,駛向金門。

  廈門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重要基地。鄭成功在其38年的短暫人生中,為收復臺灣曾在廈門思明轄區屯兵操練和生活了14年,留下了演武池、操練場等眾多歷史遺跡,也留下了博餅等民俗。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親率大軍2.5萬人,戰艦400余艘,從廈門思明揮師東征,跨越臺灣海峽,驅逐侵佔臺灣的荷蘭殖民者,于1662年收復臺灣。

  “收復臺灣以後,他了解民情及社情,在那荒涼的臺灣島上,實行‘寓兵于農’之法,屯墾開荒。”南安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鄭新新説,當時臺灣新辟土地環境十分惡劣,瘴癘流行,開荒任務非常艱巨,鄭成功親率官兵開發,同時採取措施積極鞏固臺灣海防。鄭新新説,鄭成功對臺灣進行初步開發建設,為日後臺灣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他重視文化教育,設立弘揚中華文化的教育機構,使儒家傳統文化在臺灣得到播揚。

  一條文化交流的紐帶

  1998年,石井鄭成功廟正式奠基建設。當年,臺北護國延平宮負責人王慶文就帶頭捐資30萬元作為建廟的啟動資金,併發動多方捐資。在鄭成功廟的建設中,臺灣100多座延平宮廟共捐資300多萬元。

  2010年6月,大陸唯一一家延平郡王祠落成于廈門鴻山公園嘉興寨。

  隨著兩岸關係的日益密切,每年有數千台灣民眾到南安、廈門祭拜、瞻仰鄭成功。“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的豐功偉績為世人讚頌,他是兩岸民眾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臺北護國延平宮管理執行長王瓊婷説。

  鄭成功文化節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中具有海峽特色的活動。2012年,南安市在第四屆海峽論壇期間舉行鄭成功收復臺灣350週年紀念大會、鄭成功陵墓拜謁活動、鄭成功學術研討會、鄭成功文化中心開館儀式等活動。王慶文攜臺灣鄭成功宮廟代表一行,也來到石井鄭成功廟進香拜謁。自2009年以來,鄭成功文化節已在廈門成功舉辦六屆。去年的第六屆鄭成功文化節,來自臺灣的12間廟宇300多位信眾帶了15尊神像、7座神轎前來參加。而在臺灣,追懷鄭成功的祠廟和建築物隨處可見。2008年5月,鄭成功開臺所在地臺南市舉辦第七屆鄭成功文化節時,泉州市相贈的一尊鄭成功騎馬石雕像,在延平郡王祠庭園內安座,成為該市文化新地標。

  “鄭成功的功勳已經載入史冊,鄭成功文化節使我們更能體會兩岸在文化的相通之處。”臺南鄭成功廟管理人、臺南市南安商會會長鄭道聰説。(記者 李烈通訊員 侯錦超 文/圖)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