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共探古典舞中傳統文化流傳之路

時間:2015年01月13日 10: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福州1月12日電 (林春茵 鐘秋香)手指拈花,手腕相貼,繞圈旋轉,妙曼的中國古典舞動作“小五花”在大陸知名舞蹈編導張雲峰看來,是“直抵中國傳統文化的密碼”。

  海峽兩岸舞蹈名家大講壇12日在福州舉辦,曾以《秋海棠》、《風吟》、《胭脂扣》聞名業界的青年編導張雲峰開講《中國古典舞的創造走向》。

  張雲峰説,中國古典舞源自中國傳統戲曲,在戲曲身法之上融入書法、武術多種元素建構的舞蹈體系,發展至今,已成為可以媲美芭蕾舞、現代舞的新舞種,“小五花、劍指、探海、射雁,這些都是凝練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從中看得見幾千年的中國。”

  在張雲峰眼裏,中國古典舞從精緻的程式動作中解讀出空間,用肢體講出符號動作之後的“中國故事”,“否則,繼承了風格,卻看不到自己的身體,泥古舊有的舞蹈體系,是不能推動古典舞發展的。”

  論及古典舞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張雲峰強調“寧靜”較之舞蹈技術重要。他説,當前多種賽事的推動,令舞蹈界更為注重技巧,而對於傳統民族元素,往往是直接拿來主義,卻沒有好好進行解讀,過於浮躁、浮表,不夠寧靜。

  “比如射雁這個動作,古人從中看得見天空、看得見飛鳥、白雲和樹,我們從中看得見古人,有了自己原創的理解,才談得上創造和繼承。”張雲峰説。

  對於中國古典舞在臺灣的傳承,張雲峰認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兩岸都乙太極為身體語言進行古典舞的技術開發,大陸勝於對故事的解讀,講究寫意氛圍,臺灣則以林懷民為主流,“把文化現象放進去,追隨文化根源,去解讀文化深層次的摒棄了現代舞的特徵,呈現出東方美學的特徵,這很重要,也特別成功。”

  “老祖宗給了我們豐富的寶藏,中國古典舞往下走,一定要熟悉它,然後背叛它,再傳承他,最後是表達他。”張雲峰説,這是兩岸共探古典舞中傳統文化流傳的必經之路。

  海峽兩岸舞蹈名家大講壇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主辦,邀請兩岸舞蹈名家在兩岸輪流開講,旨在探討海峽兩岸舞蹈創作手法、理念傳承與創新,以密切兩岸舞蹈界交流合作。首講由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舞蹈係教授、副院長黃明珠于2014年在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開講《閩臺閩南民族民間舞的傳承和創新》。(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