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木匠到大當家
來廈門僅一年多,遊恒德在鼓浪嶼經營的冷飲甜品店已經有聲有色了,可父親遊金養的心願卻遲遲未能實現,這讓他頗為焦慮。遊金養是臺灣唯一一位從事手工木製宮燈製作的老師傅,如今雖已隱居於新北市平溪山上,卻日夜牽掛自己這一脈宮燈技藝的本源之處,希望能追根溯源、嫁接成蔭,讓宮燈技藝能繼續在兩岸間傳承發揚。
年逾七旬的遊金養出生於臺灣花蓮縣的一個貧苦家庭。7歲時,父母便已相繼撒手人寰。為了糊口,家中長兄帶著他輾轉奔波、艱難求生。在舅媽的引薦下,15歲時遊金養拜木匠金邦春為師,學習木工手藝。
金邦春本是浙江知名木作師,不僅擅長各類傢具、雕飾製造,宮燈手藝更是出神入化。來到臺灣後,金邦春開設工廠,接受各地傢具、建築雕刻及宮燈訂單,還廣收學徒傳授技藝。
遊金養聰穎刻苦,不到20歲就已出師。由於學徒中只有他既會木工又會刻燈,因此每次經銷商都會帶上他,向客戶介紹宮燈作品。1960年前後,一次交貨經歷改變了遊金養的命運。那一天,遊金養隨經銷商到陽明山,在接受了一層層關卡盤查後,見到了一位神秘的客戶。“就你這個‘小皮賽’也會做宮燈?”小皮賽是這位客戶的家鄉方言,意思是“小毛頭”,時隔數十年之後,遊金養依然清晰地記得這句話。後來,當“小皮賽”拿出宮燈成品,客戶的眼神中已滿是讚許和驚訝。
這位客戶正是蔣介石。
1964年,遊金養服完兵役後,開始自主創業;1966年,遊金養正式創立了國宮雕刻社,由一名小木匠變為了大當家,順理成章接下了當時國民黨當局的所有宮燈訂單,成為蔣介石晚年指定的宮燈師。
推陳出新遠銷海外
在遊金養的記憶中,蔣介石對宮燈及傳統文化極為重視,不僅自己使用,還要求從中山北路到重慶南路的每家每戶都必須點宮燈。這讓遊金養的業務量逐年增大,而蔣介石指定宮燈師的身份也讓他聲名遠播。他的宮燈不僅島內銷路不愁,甚至還遠銷海外。
“生意最好時,幾乎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宮燈。”遊恒德介紹説,那時大陸還沒有開放,臺灣産的宮燈就填補了海外華人市場的缺口,各地唐人街成為他們最大的客戶。
蔣介石去世後,強制挂燈的規定不復存在,往年單調重復的宮燈開始面臨市場化瓶頸。為了吸引客戶,遊金養不斷創新,設計出眾多推陳出新的宮燈。
在無數木料木具的濡染中,年僅8歲的遊恒德開始學習木作技藝,不僅飽嘗了繩墨斧斤間的甘苦百味,更見證了父親革新宮燈工藝、樣式的艱辛不易。他回憶説,為豐富新式宮燈的創作題材,遊金養不僅自學圖紙繪製,還翻遍了臺北的舊書攤尋找新元素,結合和式、中式風格,打造出了許多造型獨特的宮燈。
1990年,島內的大型燈會在臺北舉行,遊金養製造的巨型帶冠座六角走馬燈被擺在牌樓前最顯眼的位置。這座兩層樓高的宮燈巨作創下了臺灣最大宮燈紀錄,眾多媒體爭相報道,他的名氣也因此達到巔峰。
溯源尋根希冀傳承
然而,面臨現代化和低成本塑膠宮燈的衝擊,木製宮燈文化日漸式微,手口相傳的教學方式也讓年輕人望而卻步。“正式學習雕刻前,我整整磨了3年雕刻刀。”遊恒德説,磨刀是木工必經的一項基本功,一把刀最好用上三塊粗糙度不等的磨刀石,而整套刻刀有100多把,每種刀磨礪方法都不一樣。
技近乎道,從經年累月的磨刀聲中,遊氏父子把目光投向了宮燈背後的中華文化傳承。“父親已70多歲了,處於半退休狀態,基本不接訂單。”遊恒德告訴記者,浮華散盡後,遊金養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大陸溯源尋根,將遺落在臺灣的這一脈宮燈技藝融歸源頭,使之傳承下去。
與父親不同的是,除了木工之外,遊恒德的興趣更加廣泛。大學主修空間設計的他,畢業後在烘焙方面也頗有心得,於是來廈門後開起了冷飲甜品店。不過,他沒有忘記父親的心願,而大陸廣闊的視野,也讓他對宮燈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宮燈歷史悠久,這項古老技藝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目前,我正在廈門物色場地、尋找配件,希望找到一處200平方米左右的臨街店面,既能進行創作、生産,又能展示宮燈作品。”遊恒德表示,他對行銷收入並無過高期望,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了解宮燈、喜愛宮燈,讓這項傳統技藝在兩岸間得以延續。
“我已經徵求了父親的意見,他告訴我,儘管自己手術後身體欠佳,但只要這項計劃成為現實,就一定會親自來廈門把關督陣。”遊恒德説。(記者 周思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