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大師于右任在上世紀30年代考量中國普羅大眾識記漢字與方便使用時,曾倡導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特點的標準草書。在顛沛流離的抗日戰爭時期,這個運動沒能取得成功。
在22日至23日于古城江蘇常熟舉行的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上,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傅申提起這段往事,意在説明,因為電腦廣泛使用,普及書寫已不需走簡化漢字的路徑。
但也因為新科技的發展,“漢字如何延續其書寫方式”成為書法界人士繞不開的重大議題。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在這次年度兩岸文化聚會上直言,這是漢字藝術當代傳承的一大憂慮。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表達了同樣的擔心:從中國書法當中,海內外華人可以體味到民族精神與文化靈魂。而“電子記憶”正悄然改變或抽離歷史。
言恭達引述梁漱溟先生“所謂定力,不是別的,就是他的過去,他的背景,他總要受過去的背景的決定”的話時説,中國人必須文化地活著,這可以通過書法文化來塑造社會身份、構建核心價值體系;而書法是修煉出來的。
對策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認為,在更多的領域裏變換出一種新的方式,是今天傳承傳統藝術的重要途徑。
2009年,駱芃芃作為參與者之一,見證篆刻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全過程。她説,過去篆刻只是筆、墨、紙、硯、石頭所構築的一個微小空間,是文人寄託閒情逸致的“雅玩”。至於如何實現它在新時期的轉型,她的做法是,把印章作為主體,努力將其刻在茶壺、瓷器、茶餅以及廣告標識上,達到實用性與藝術性並存,“這也是使藝術得以歷久彌新的一個不二法門”。
臺灣書法名家蕭世瓊近年和夫人一同致力於將書法融入各個門類的生活器物中。他説,讓書法創作走入生活,這是潛移默化;只有通過文化創意産業的量化生産,才可使更多人接觸到美好的書法藝術。
當下,蕭世瓊正琢磨著如何運用3D列印技術。他説:“如果書法也能立體化展示,那就太好玩了。”
臺灣長榮大學書畫學系兼任教授黃嘗銘則提出,將來,孩子們或許要拿電腦來學書法。
考慮到數字時代的資訊都集中在電腦或雲端,黃嘗銘已投入20餘年時間來建立中國歷代知名篆刻作品的資料庫,“讓下一代能夠妥善加以應用”。如今積累資料近10萬條,他呼籲兩岸具有實力的文化機構加入進來,共同把這一有珍貴价值的資料庫建置得更好。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漢字傳承了中華民族燦爛多彩的文化和科技,承載了人文精神與倫理價值。兩岸書法篆刻名家憂慮于漢字書寫的文脈傳承,且一刻不停地摸索著前進的路徑。
從他們的自覺實踐中可以看到,不懈地在高雅漢字藝術與大眾漢字書寫之間建立起連結,讓兩者因跨界溝通相得益彰。這或許是漢字書寫下一個階段保持“歷久彌新”的關鍵路徑。(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