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元素合流 電視人喊出打造“華流 ”強音

時間:2014年09月23日 10: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元素合流電視人喊出打造“華流”強音

《爸爸去哪兒》的成員登臺,小森蝶是中心。陳曉星攝

  當日劇、韓星佔領越來越多的文化空間,有人驚呼日係、韓流來襲!9月19日臺北一場“芒果電視臺臺灣握手會”上,傳出打造“華流”的給力聲音。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在“握手會”上分析,臺灣曾經創造了華語地區優秀的流行文化,有著豐富的製作、管理經驗,曾引領大陸的娛樂走向;近兩年湖南電視臺推出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大型電視節目紅到臺灣,《我是歌手》第一季在臺創下346萬的收視成績,意味著7人中就有一人收看了節目。兩岸的電視人“握手”,有信心打造“華流”,讓“華流”成為兩岸年輕人的新寵,也在世界文化市場擠進一席之地。

  “芒果”的娛樂精神討喜

  “芒果”是兩岸觀眾對湖南電視臺臺標的新解釋,原本寓意魚米之鄉的金色臺標,被年輕觀眾稱為“芒果”,湖南電視人“笑納”了這份幽默與創新,把與臺灣觀眾的這場見面會定名為“芒果電視臺臺灣握手會”,其中散發的娛樂精神充滿青春氣息。“握手會”引伸出“芒果電視走進芒果之鄉,芒果遇到芒果,青春碰撞青春”的意境,令這場“見面會”時尚、激情、多元,成為“華流”的前奏曲。

  當《爸爸去哪兒》的成員田亮攜女兒森蝶和黃磊、“村長”李銳上場,臺灣粉絲以尖叫表達喜愛之情。主辦方充分發揮娛樂精神,設計的互動環節是先讓爸爸們講述自己如何回答孩子“我從哪來的”問題,又以現場影像定位的方式選出3位粉絲上臺回答,請森蝶裁判,優勝者獲得到湖南電視臺作客的機票,“想見誰見誰,想和誰照像和誰照像。”《我是歌手》的成員張宇、韓磊、楊宗緯、尚雯婕登臺,張宇唱的是大陸歌曲《假行僧》,韓磊唱的是臺灣歌曲《忘不了》,楊宗緯的《天堂》一往情深,尚雯婕一曲鏗鏘的《we are the champions》引出8月湖南電視臺的又一大型節目《泳渡臺灣海峽》。

  兩岸元素合流“華流”

  海峽兩岸泳渡從臺灣新竹到福建平潭,來自兩岸的泳手日夜接力完成,“用身體丈量了臺灣海峽”,用毅力書寫了奇跡,電視鏡頭全程跟拍。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致詞時以此節目做比喻:“泳渡遇到了風浪,雖然延時到達,但還是到達了,這就像兩岸關係,只要兩岸合作,優勢互補,沒有達不成的目標。”林中森希望兩岸電視業者合作,“創作更好的作品,提升兩岸民眾精神文化品味。”

  已經坐穩省級電視臺“老大”交椅的湖南電視臺,自1989年起,就與瓊瑤及其他臺灣影視製作單位合作,相繼拍攝了《三朵花》、《六個夢》、《還珠格格》系列、《又見一簾幽夢》等500多部(集)電視劇。近兩年的成功節目也都帶有臺灣元素,《爸爸去哪兒》走進了花蓮,《我是歌手》邀請了不少臺灣選手,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臺灣觀眾。在同一天舉辦的湘臺曆史文化論壇上,臺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會長楊志弘教授分析,臺灣電視製作業在上世紀90年代已達到高潮,進入2000年後遇到困境開始下滑,此時,大陸展現出巨大的空間,為兩岸電視人帶來了生機與挑戰。

  娛樂還得有文化托底

  湖南省省長杜家毫在湘臺曆史文化論壇上致詞時表示,湖湘文化特別強調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實事求是,這種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持續不斷,近年“湘軍”在文化領域的表現,就體現了湖湘傳統文化的生機。

  雖然當下的文創業追求時尚、時效,但卻離不開傳統的支撐,否則就會輕佻為泡沫。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在研討會上介紹,千年岳麓書院不僅是湖南的,也是整個中華文化的地標之一。上世紀80年代末,書院開始修復復興,成為海峽兩岸學者研究湘湖文化的基地,與臺灣新竹朱子學堂、臺清華大學清華書院、臺灣鵝湖人文書院都有合作計劃。臺灣學者余光中、許倬雲、李志夫、魏元珪等都應邀到書院開講。兩岸學人的研究成果陸續發表出版,豐富了湖湘文化的內涵。

  湖南人、臺灣中華湖湘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京育表示,文化乃人文化成,湘湖地區自古生存環境並不優裕,當地居民必須勤勉奮鬥,始能生存繁衍,因此形成“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的民風,也形成修煉心性、敢為人先、勇於任事、自強不息的精神。人因其文化而高貴,兩岸真正融合也在於文化,而不是你買我賣。兩岸的文化合作要實事求是,不能流於表面,去看一看,照照相,要就某個專題深入下去,了解彼此的見解;同時也要敢為天下先,以各種形式達成文化成果。

  “你是我的小呀小芒果”的歌聲在握手會上唱成一片,看似粉絲愛明星的一場聚會,流動著傳統與現代、此岸與彼岸、文化與娛樂的多重對話,期待“華流”從這樣的對話中早日凝結。(記者 陳曉星 孫立極)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