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賴聲川:我的創意來自不帶世界觀去看世界

時間:2014年08月11日 07:43 來源:東方今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8月16、17日,由河南交通廣播主辦的賴聲川話劇《寶島一村》將在河南人民會堂連演兩天,也是這部話劇首次登陸河南。昨天下午,賴聲川首次來到鄭州,參加創意分享會暨《寶島一村》見面會。賴聲川表示,希望能把更多作品帶到鄭州來,談及對河南的印象,賴聲川説想慢慢感受這裡的文化。□東方今報記者 趙珈/文 李楊/圖

  ◎談河南 想慢慢感受這裡的文化

  借著《寶島一村》在鄭州將要進行的首演,賴聲川第一次踏上中原這片土地,感受鄭州的城市氛圍。

  賴聲川表示,他在鄭州首先感受到的是這裡的熱情和活力。“我願意這麼説,來到中原這麼一個文化重鎮,鄭州的文化在哪,多待一段時間我相信我能感覺出來。這個東西不一定要在古人身上才能找到,文化對我來講就是每天的生活。就像今天這麼一個活動,看到滿場的觀眾,這就是一個文化,鄭州人對於生活的態度都體現了出來。”

  在他此後的講述中,也屢次談及對河南的認識。“像我今天第一次到鄭州,我必須解除掉任何概念,包括河南、中原、河南人、河南話等等,也許我就能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河南人。但如果別人先告訴我河南人是怎麼樣的,鄭州是什麼樣的都市,可能我就會偏掉。”賴聲川從他與河南觀眾的交流中大概總結了一下,“河南人中氣十足、守規矩,還對創意版權有保護意識”。

  賴聲川表示,《寶島一村》劇組對河南之行十分期待,他本人更是想把更多作品帶到河南來。

  ◎談創作 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創意

  30多年來創作了舞臺劇及各類作品數十部,賴聲川的創意仿佛源源不絕,他在大學中任教20餘年,教的也是導演、編劇等需要創意的學科,對他來講,創意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是由智慧和方法兩方面組成。

  “我堅信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創意,而成長則是反創意的一個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堵住創意的屏障解決掉。”賴聲川説,人所建立起來的概念、習慣阻礙了創意,創意的過程就是改變習慣,但這很難。隨後他也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小秘密,即他的創意來自於“不帶世界觀去看世界”。

  然而賴聲川表示,他有時候也會遇到創作的瓶頸,“這時候就要面對它,繼續做就對了。比如可以回到事物的本身,看看自己忽略了什麼,或者找一個人和你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

  賴聲川覺得,創作一部作品,不但要有好的創意,還要有“工藝”。就拿《寶島一村》來説,賴聲川寫對話、場景等細節很順利,因為這是他每天在做的事情。“我常常在提醒自己和搞藝術的朋友,我們還是工匠。不要忽略工藝的一面,説‘我們是藝術家’,那是什麼我不知道。”

  ◎談作品 《寶島一村》濃縮百個故事

  回憶起《寶島一村》的創作過程,賴聲川説,王偉忠曾找了他兩年,他都沒有把握寫出這部劇。“王偉忠是眷村子弟,他找到我説眷村要拆了,我們要做點什麼。可是他給我説了一百多個眷村故事,我越聽越覺得寫不出來,要把它們串在一部幾個小時的話劇中十分困難。”賴聲川説,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素材,《寶島一村》總共濃縮了兩百多個故事,起初他建議王偉忠把它們拍成連續劇,但是王偉忠堅持“電視劇是快餐,舞臺劇才能永恒”,這才讓賴聲川下定決心接受這個挑戰。

  “我用了三天時間閉關寫作,把這些故事放在三個家庭上,而不是三十個家庭,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寫出了一個十頁的大綱。”賴聲川説,那三天決定了《寶島一村》的命運,寫出了大綱,之後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賴聲川表示,《寶島一村》在他的作品中是演出次數相對較多的,對於演出效果和觀眾反饋,他從來沒有操心過。“經過將近兩百場的演出,整個劇組的狀態空前得好,包括我們剛從美國的四個城市巡演回來,都很成功,也讓我們很有成就感。在鄭州我相信,這將會是很不同的演出。”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