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及海外黃埔人共緬黃埔精神紀念建校90週年

時間:2014年06月19日 08:4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90年崢嶸歲月,90載光輝歷程”,18日于廣州召開的黃埔論壇上,建校90週年的黃埔軍校讓兩岸及海外黃埔人驕傲而自豪。

  年已九秩的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林上元與黃埔軍校同齡。回顧90年風起雲湧,他説,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政治人才。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進程中,廣大黃埔師生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愛國、革命”為核心的黃埔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後,黃埔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成為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的強大精神動力,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文化認同發揮了獨特作用。

  “共同記憶、共同夢想”是本屆論壇的主題。林上元説,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對於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艱辛歷程,對於團結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和力量,對於堅守我們共同的夢想,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98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同學會在北京成立,徐向前元帥擔任首任會長。徐向前之子徐小岩回憶了父親有關黃埔軍校、黃埔同學的歷史。他滿懷深情地説,正是因為黃埔軍校這座革命的熔爐,塑造了父輩“不為錢、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的高尚品質,也正是因為擁有這些共同記憶,凝結起了黃埔後人對於黃埔軍校難以割捨的血脈情緣。

  臺灣退役上將、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文燮是陸軍軍官學校第25期學生,也是黃埔人。他從臺灣帶來了1945年日本降書複製精裝版,送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王文燮説:“共同抗日不僅是兩岸黃埔人的共同記憶,也是兩岸增進認同的寶貴財富。歷史中有認同,如何尋找未來兩岸關係的正能量,增進深層次的認同是關鍵,也是黃埔精神當下的歷史責任。”

  本屆論壇由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于18日至20日在廣州舉行。來自臺灣地區有關黃埔組織代表,港澳、海外黃埔同學及親屬代表,大陸知名黃埔親屬代表及廣東省部分黃埔同學、專家學者等近200人出席論壇。

  與會人員還將赴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市翠亨村孫中山先生故居等地參訪。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