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園:傳承客家文化 綻放土樓神韻

時間:2014年06月10日 14: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9日,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永定客家文化園”的客家博覽園內,工作人員正加緊佈置福建土樓博物館。

  “現在,每天約有100個工人在這裡加緊進行布展施工,以確保在6月中旬舉行的海峽客家(永定)風情節期間試開館。”正在布展施工的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説。

  福建永定縣是著名的臺胞祖籍地,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的祖籍地就在這裡。2012年6月,包括永定客家博覽園、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吳伯雄祖籍地下洋鎮思賢村等多個點組成的“永定客家文化園”,被大陸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兩年來,永定大力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使該基地成為永定與臺灣交流合作的“窗口”。

  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核心建設項目的客家博覽園,包括福建土樓博物館、中原漢人南遷紀念壇、客家民俗演藝中心、客家姓氏碑廊、客家文化書法碑廊、客家土樓書畫院、觀音寺等16個子項目,總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下同)。

  目前,福建土樓博物館和中原漢人南遷紀念壇的主體工程及外墻裝修已完成,今年6月中旬將試開館。相關人士稱,16個子項目全部建成後,這裡將成為海內外客家人探索悠久客家歷史文化、感悟客家深厚文明真諦、體驗客家獨特民俗風情、緬懷客家世代祖先的精神家園。

  依託厚重的客家文化和土樓神韻,永定還在以客家博覽園為中心的“養生福地·生態新城”旅遊黃金走廊,建設或規劃建設20多個文化旅遊項目,總投資接近200億元,其中2014年度計劃投資18.5億元。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總投資55億元的福建土樓(永定)國際影視城、投資32億元的客家古鎮、投資8億元的《夢幻土樓》劇場等項目都已開建。這些項目完工後,有望以客家文化交流為載體,吸引更多臺灣客家鄉親及海內外客家人來尋根謁祖,觀光旅遊。

  在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具有典型客家宗祠風格的“崇德堂”見證兩岸吳氏宗親的血脈相連。吳伯雄三次返鄉,亦三度在“崇德堂”祭拜祖先。思賢村現已被列為永定縣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該村正在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努力挖掘客家文化底蘊,推動兩岸民眾感情聯絡和文化傳承。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福建土樓”的發源地和核心分佈區,永定在“守護好”客家土樓、“傳承好”客家文化的同時,著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已投資近20億元(人民幣,下同)、興建總長65公里的4條環土樓景區旅遊公路和莆永高速公路接線工程,投資3.4億元建設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高北土樓王等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投資2.1億元建設福建土樓風情街,構建起環土樓景區精品旅遊線路。

  為充分挖掘客家土樓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永定創作了大型交響樂《土樓迴響》、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歌劇《土樓》等精品力作構築的“文化土樓”,成為土樓之外的別樣風景。其中,《土樓迴響》、《土樓神韻》多次赴臺演出,所到之處反響強烈。

  此外,永定縣與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定期舉辦“永定客家論壇”;成立客家土樓研究會,出版《永定客家土樓研究》、《永定客家臺灣緣》等客家土樓系列叢書,推出蘊含客家土樓元素的影視劇、文學作品、新聞、歌曲、畫冊、光碟等一批文化産品;加強兩岸客家姓氏脈絡的研究,支援在臺灣上層人士較多的吳、江、呂等8個姓氏的族譜重修、對接,進一步厘清永臺姓氏家族脈絡。

  伴隨永定客家文化園建設的推進,獨特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和文化生態得以進一步展現,吸引臺灣同胞絡繹不絕前來參觀、旅遊,其中不乏連戰、吳伯雄、饒穎奇等臺灣政要。吳伯雄曾在參觀完土樓後感言,“客家土樓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建築,更在於把人與人之間凝聚在一起,代表客家人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