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大陸女孩用鏡頭替在臺大陸人訴“説不出口的故事”

時間:2014年03月21日 14: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學生劉二囍(右)挑戰臺灣年輕人也未必做得到的徒步環島。

  曠思慧的記錄來臺大陸學生在宿舍天臺找到共同的社交圈,形成“天臺社交”文化。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耗時51天,腳程1155.03公里。這2個數據對大陸在臺學生劉二囍而言,是獻給自己從29歲步入而立之年,意義非凡的生日禮物;而就讀世新大學廣電係的北京女孩曠思慧則希望以“在臺大陸人”的紀實攝影,替這些人説“那些説不出口的故事”。

  徒步環島51天 熱血行者

  “我是個陸生,但我想挑戰臺灣年輕人也不見得能完成的事:徒步環島。”作為第1個徒步環島的陸生,就讀東海大學建築所的劉二囍,去年10月展開環島之旅,他認為“環島已是臺灣人的集體夢想,並已輻射到對岸,很多陸客對環行臺灣充滿寄情。”而他與眾不同的是,憑著一步一腳印,花了51天,途中歷經行李遭竊被迫中斷行程,再繼續走,劉二囍也為自己扭轉了“陸生”2字的意義。

  有朋友曾經覺得“1個大陸人有什麼好玩的”,在知道他完成徒步環島之後,態度丕變為“喂!一起玩吧!”劉二囍説:“我想證明陸生也是年輕而熱血,不是只會死唸書。”尤其,這樣的一趟揉入酸甜苦辣的行程,挑戰著堅持與毅力,途中有對行李失竊的失落沮喪,有雙腳磨出水泡的咬牙硬撐;也有一路上給紅包、送相機,伸出援手的溫暖。

  “我必須説,雖然很痛苦,但這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之一。”結束了徒步環島之旅,如今劉二囍可以很自豪地以“先行者”之姿,鼓勵有時間、有毅力的陸生乃至陸客,“來走一下吧!臺灣東海岸的美景,西海岸很多熱情的人,都會成為你走下去的動力。”對劉二囍來説,徒步環臺成為他青春熱血的縮影。

  鏡頭紀實 替在臺大陸人訴心事

  高中時曾是攝影社社長,最擅長的便是拍人像,到臺就讀世新大學廣電係的北京女孩曠思慧,從自己陸生的角色,看到在臺灣生活的大陸配偶乃至1949年後因戰亂到臺的“大陸人”,決定放下過去拍得美美的純視覺攝影,希望以“在臺大陸人”的紀實攝影,替這些人説“那些説不出口的故事”。

  曠思慧説:“2012年,我父親來臺灣旅遊,坐在大巴上環島,不記得在哪了,就記得有一群老人,只要看到是大陸團的大巴,便齊向車揮手。”後來她才知道這群人是所謂的“榮民”。“他們也都年事已高,卻沒事就出門等車,只為了向大巴揮手。”這樣的故事觸動了曠思慧開始想替這些人“把沒機會説的故事講出來。”

  視覺攝影找個美女、選個漂亮的景就能開始拍攝,但紀實攝影為了能夠真實呈現畫面中人物的故事,又要在不侵犯對方的情況下完成,曠思慧至今仍不斷做功課、進行訪談。

  而“陸生”則是她目前最容易進行的對象,她説:“有的人來到這裡,實在受不了而回去復讀;也有人馬上愛上臺灣,我想做的是把這些都綜合起來,更全面而完整地讓臺灣人看見‘在臺大陸人’的更多面向。”

  她從去年底就開始籌備與進行“在臺大陸人”紀實系列,除了身邊的陸生朋友以及老師、同學的家長,她的男友更是從北京飛來,一起進行了一次環臺旅行。2人透過自己訂民宿、搭客運,希望能更深入地方和在地人交流。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