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國光劇團來滬獻演 “京劇新美學”瞄準年輕觀眾

時間:2014年03月11日 10:06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水袖與胭脂》發生在想像中的梨園國,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一段未了塵緣。 (資料照片)

  本報訊 (見習記者黃啟哲)明天起至19日,國光劇團攜系列新編京劇“伶人三部曲”來滬獻演,而他們也將是上海大劇院第四屆“京昆群英會”的唯一戲曲表演團體。昨天下午,在上海大劇院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劇團藝術總監、臺灣大學戲劇系特聘教授王安祈説,自己並不甘心京劇藝術只被當作文化資産,而是希望讓“京劇從劇壇挺進文壇”,通過對戲劇內涵的打磨,鎖定年輕觀眾。

  “伶人三部曲”由《孟小冬》、《水袖與胭脂》和《百年戲樓》三部戲組成。後兩部均為內地首演,而《孟小冬》儘管是2011年大陸巡演過的劇目,但此次也重新作曲,可以説是為上海大劇院專門訂制。主創方面,則由王安祈一手操刀劇本,李小平執導,臺灣青衣第一人、梅派傳人魏海敏主演,三人有著“國光鐵三角”之稱,雜糅文學、舞臺呈現和表演等要素,共同詮釋臺灣“京劇新美學”內涵。王安祈表示,臺灣戲迷太少,自己小時候看戲的奶奶叔叔輩,如今都已故去,如果要發展京劇,就要抓住年輕人的市場,吸引他們來看戲。

  年輕人看什麼?“沒有老戲迷對唱念做打的了解,就要在戲劇內涵和人物塑造上做文章。”王安祈説,學生看昆劇的心態給了她很大的啟發,“雖然崑曲的長腔讓學生們幾乎要聽睡著了,但卻感嘆看看字幕也滿足了。”她認為,崑曲如今重掀熱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的文學性。“京劇過去有些自給自足,一部戲出來,不能只有京劇迷看,還要吸引愛好文學、藝術的青年學生群體。”此外,三部戲在舞臺呈現上也頗具看點,《水袖與胭脂》中,李小平將安排戲衫在舞臺上“飛升”與“拉扯”,藉以和演員進行“互動對話”。

  種種頗有實驗意味的創新,是否擔心觀眾看不懂?魏海敏答道:“現在的年輕人涉獵很廣,戲曲中的舞臺、戲文等創新,能讓他們感受到現代感。”她説,也正是自己在藝術生涯中的“不設限”,才能夠在舞臺上嘗試不同的角色。在《孟小冬》中,她將使用7種聲線,來表現舞臺、內心等不同面向的孟小冬,“通過這些變化,讓觀眾不覺得沉悶”。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