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傳統文化戲曲  >  黃梅戲的唱腔

黃梅戲的唱腔

時間:2009年11月25日 14:55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喂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 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於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他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目。

  黃梅戲唱腔分為兩大類一小類,即主調、花腔、陰司腔。

  (1)主調

  又稱正腔,是黃梅戲中常用的板腔系統的唱腔,有平詞、二行、三行、火工等。這些腔體均有男、女腔之分。男腔為宮調式(1--5定弦),女腔為徽調式(5--2定弦)。

  平詞: 在整本大戲中使用率最高,為一板三眼,故又名“緩板”、“平板”。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變化多而適應性強。長于敘述,可獨立使用,亦可與它腔聯用。曲調的基本結構由起板、下句、上句、落板四個樂句組成。第三、四句為骨幹,不管唱詞多寡,均可用三、四句旋律反覆演唱,或略加裝飾,直到最後一句落板結束。此外,尚有“邁腔”、“單哭介”、“雙哭介”、“切板”、“倒板”、“散板”、“平詞對板”等補充樂句,組成一個平詞類腔體。

  二行:不是獨立的腔體,須依附於平詞或其他曲調。無起板句和結束句,只有兩個以漏板為特色的上、下樂句,故又稱“數板”、“二流”。二行也分男、女唱腔,為有板無眼的慢板節奏,記譜作1/2節拍。常以其節奏型與平詞之慢板或三行之快板相對比,以表達戲劇人物的激動心情或用於敘事。

  三行:是二行的壓縮型,節奏較快,旋律性較差。速度是黃梅戲唱腔中最快的一種,屬快板型,1/4節拍,又名“快數板”。多用於人物心情激動之時,常與二行、八板聯用。有男、女腔之分,男腔為宮調式、女腔為徵調式。

  八板、火工:均為有板無眼,記譜作1/4。其唱腔結構、過門、轉接方法和男、女腔的調式,均無大區別。八板速度較慢,火工則速度較快。傳統唱腔每句八拍,故名“八板”。依其速度有“慢八板”、“快八板”之分,再快就稱“火工”、“流水”了。傳統唱腔在上句後半句有幫腔,稱“複句”,今已不用。八板、火工常于平詞、二行、三行聯用,形成節奏的對比,以表達人物憤懣、恐懼、急躁等情緒。

  (2)花腔:

  是對傳統“花腔小戲”唱腔的總稱。《夫妻觀燈》、《打豬草》、《藍橋汲水》、《補背褡》、《打紙牌》、《賣雜貨》、《三字經》、《送綾羅》、《瞧相》、《討學俸》等小戲,都有各自專用的一至數首曲調,間以鑼鼓。除個別戲有旋宮轉調外,一般都是幾首曲調保持在同一宮調裏,形成簡單的聯曲體。這些唱腔都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還保留著民歌、小調特色,未向板腔化發展。其調式,宮、商、角、徵、羽皆有,但以徵調式運用最多,羽、宮次之,商、角再次。 介於平詞類和花腔類之間,有一彩腔,原為當地花鼓的唱腔,早期曾用來向觀眾討彩,故又稱“花鼓調”、“彩腔”。它既用於花腔小戲。如《夫妻觀燈》、《苦媳婦自嘆》、《送綾羅》等,與歌體的花腔小調聯用,也有自己的數板、對板和邁腔、切板等附加樂句,以向板腔體曲調演化,在正本戲中運用。唱腔由啟、承、轉、合式的4個樂句組成,徵調式,一板一眼,2/4記譜。

  (3)仙腔、陰司腔:

  此為一小調,屬專用曲調。這類專用曲調建國後已打破使用界限,故有人也把這類唱腔列入主腔範疇。

  仙腔:又名道腔、道情,原為神道出場專用的曲調,曲調旋律流暢,也是由4個樂句組成的單段體結構。原為商調式,後漸向徵調式轉化與彩腔靠近。這一專用曲調已向板腔體發展,並增加了對板、數板、邁腔、切板等附加樂句。

  陰司腔:又名“還魂腔”。舊戲中多用作鬼魂出場或人物病重將死時演唱。曲調為商調式,上下句結構,一板一眼,記譜作2/4。旋律低沉優美,淒苦悲涼,有較長的拖腔。在發展過程中,也增加了數板、邁腔等附加樂句。建國後,它已被廣泛運用於抒情的地方,併發展創作了對板、二行、三行等板式。

[責任編輯:趙輝]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