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新春要聞

國人新年願望:存款衝上6位數 練就“脫單”一招鮮

時間:2014年01月31日 1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年,一部《私人訂制》引發觀影熱潮,小人物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願望,經過主人公一番“操作”之後竟一一實現,令人啼笑皆非。農曆馬年來臨之際,人們也曬出自己新年的“私人定制”,從“發展事業多多掙錢”到“尋找緣分早日‘脫單’”,無不折射出國人謀求更好生活的願景和為之砥礪前行的決心。

  戮力謀發展:面對壓力拒絕麻木 砥礪前行追逐精彩

  對於李媛而言,2013年充滿收穫,她和男友步入婚姻殿堂,共同建立起一個小家。如今,畢業將滿三年的她希望能在事業上有所突破,創造業績的同時找準自己的方向。她馬年的最大願望是“存款達到6位數”,為今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花銷做好充足準備。在努力掙錢的過程中,李媛也很看重自身的成長,她想在新一年裏學會更多“以前不具備的技能”,讓自己更為充實。

  與已經找到“歸宿”的李媛不同,老家在山東的侯朋在上海打拼已近兩年。從事金融工作的他在事業起步階段就能收入過萬,但並不願意裹足不前,“更為輕鬆地掙更多錢”是他的目標。為此,他要尋求進一步提升,通過業餘時間的自學,備考註冊會計師。候朋並不願意在上海“紮根”,他把今後安家的選擇放到了周邊城市,希望以“候鳥族”的方式降低生活成本。

  李媛與候朋是當下奮鬥在大城市中年輕人的縮影。三五年的歷練,讓他們身上已經不再有學生的青澀。物質上,他們或許“一無所有”,買房購車、生子養家的擔子即將或是已經落在他們肩頭。他們並未在現實壓力下麻木沉淪,而是憑著對自我的認知、對未來的規劃,在砥礪前行中追逐想要的生活。

  對於那些尚未走出校園的年輕人而言,“奮鬥”二字,更多體現在對自身素養的積累上。求職、工作之於他們而言,還是一個未知數。儘管如此,他人的口耳相傳、媒體的報道渲染,仍讓他們對於未來,既感到時不我待的壓力,亦有著躍躍欲試的興奮。

  研究生二年級的呂靜對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有著清晰的認識。雖説距離畢業尚有時日,但是今年對她來説十分關鍵。呂靜希望自己的課題研究能夠進展順利,最好能發表兩篇論文,為自己的求職增添更多砝碼。今年下半年,她將迎來自己的“就業季”。連續幾年,研究生就業情況不盡如人意,不過呂靜仍保持著自信與樂觀:“我覺得我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無非就是難碰到好的而已。”

  寄望愛情:練就“脫單”一招鮮 順利找到那個TA

  涵蓋近10萬份有效樣本的《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五成的單身人士認為自己“不幸福”,在尋找另一半上“馬到功成”,仍是不少單身者馬年的最大心願。

  自大一結束一段戀情後,楊建經歷了5年的感情空窗期。儘管家長並沒有“催婚”,楊建還是希望能夠在2014年“脫單”:“找個中意的女朋友,不吵架不鬧矛盾地談對象,然後順利結婚”。儘管只有24歲,楊建認為自己的年齡“已經夠大了”,事業逐步走上正軌的他希望自己能儘快解決“個人問題”。

  此外,自“馬上有錢”走紅網路後,“馬上有對象”的漫畫也持續火爆。漫畫中,馬背上站立了一對小象,寓意馬上有對象。調侃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單身男女的焦慮。

  北京女孩潘潔期待迎來自己的初戀。她説自己有點羞澀靦腆,但是一直相信愛情,至今還在幻想著怦然心動到底是怎樣的滋味。“希望能在2014年有改變,要內外兼修,積極鍛鍊減肉肉,美容護膚祛痘痘,也要利用空閒時間多讀書寫字,修身養性。苦練廚藝,要練就‘一招鮮’,拴住白馬王子的胃。”

  適齡男女緣何“脫單”不易?工作繁忙無心戀愛、生活圈子窄朋友不多、習慣一個人不願打破現狀,諸多因素成為了人們尋找另一半的路障。另一方面,正如社會學家李銀河所言,都市文化中個人本位色彩加重,結婚生子的傳統價值觀不再像過去那般強大,尤其在那些自願選擇單身的人們當中。

  借“東風”求改變:居住環境更上一層 老有所養不成奢望

  自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發展變遷,讓國人關注的對象從“錢包如何變鼓”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質上的富足,無法取代生存的尊嚴與生活的舒適。“住有所居”“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直白而質樸的願望背後,蘊含的是國人對民生福祉的期待。

  提及馬年願望,聞越不假思索地給出“馬上拆遷”的答案。聞越住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個拆了過半的城中村裏,周邊拔地而起的高樓和繁華的商業區使得他所在的社區顯得格格不入。

  他説,這個“小區”的拆遷問題已經拖延了20餘年,總是不能徹底解決。周邊飛漲的地價,也讓留守的人補償預期越來越高,事情就一直擱置到現在。2013年,北京啟動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5年投入5000億全面改造四環路內的棚戶區,聞越期待借這股東風,改變自己現有的居住狀態。

  當下,中國改革已步入深水區。當公平正義的宏大敘事遭遇具體細緻的民意期待,“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就顯得格外振聾發聵。

  作為一個兩歲男孩的媽媽,葉薇的焦慮從未如今年這般強烈。今年,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兒子聯繫一家公立幼兒園。儘管她特別希望“不花錢不找關係”就能把這件事搞定,但是為求保險起見,她和丈夫已經在到處託人,多方“撒網”。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2012年底中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社會養老資源不足、“421”家庭贍養負擔過重、養老金缺口難填,一系列問題拷問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倒逼政府完善養老頂層設計。

  方先生已過知天命的年紀,事業有成的他如今更關注自己即將到來的晚年。除了身體健康、生活快樂外,“老有所養”是方先生最大的心願。“政府可以在大城市周邊尋找一些空氣、水質俱佳的地區,將其開闢為專門用於養老的區域,建設養老院、醫院等設施,以此解決公眾的養老需求。”他建言。(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記者 王浩成 王碩)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