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海外同歡慶

四海同春北美行:借“世界節日”提升文化軟實力

時間:2014年01月31日 11: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當地時間2月5日晚,2012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北美藝術團在芝加哥的演出征服全場觀眾,掌聲不斷,當地華人華僑熱烈歡迎。圖為湖北青年藝術團舞蹈演員表演精彩絕倫的民族舞。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當地時間2月3日晚,美國西雅圖派拉蒙劇院,《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北美藝術團在這裡上演抵美後第二場慰僑演出。圖為演出結束。中新社發 陳鋼 攝

  中新網北京1月28日電 題:四海同春北美行:借“世界節日”提升文化軟實力

  中新網記者楊凱淇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經在中國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之橋’。”曾于2012年率團訪問北美的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任啟亮説,“四海同春”彰顯了文化交流的魅力,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

  2010年“四海同春”北美團團長、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許又聲也指出,這一文化品牌,已經成為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這一軟實力的載體。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在海外落地生根並融入主流,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也日益成為各族裔共同歡慶的“世界節日”。在北美地區,紐約已經把農曆春節作為公共假日寫入法規,加拿大則會在每年春節發行生肖郵票,表示對中國農曆新年的祝福。

  由中國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舉辦“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活動,正是借助春節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把中國文化精粹帶出了國門,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早在2009年,“四海同春”啟動首年便亮相北美。當時移居美國已經20年的僑胞林興王在觀看“四海同春”後表示,很久沒有看過原汁原味的中國演出,現在中國發展強大了,海外華人“更有面子”,也希望能看到這樣高水準的演出。

  時至今日,“四海同春”藝術團組已經連續五年走進北美,觀看演出的觀眾中,不僅有華僑華人,也有慕名前來的“洋觀眾”,他們同樣被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所折服。

  “那個表演柔術的姑娘幾乎把自己的身體揉成一團,還有那個胳膊上跳芭蕾的節目,簡直難以置信,或許只有中國人能做到吧?”2011年,家住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桑博恩(Sanborn)夫婦告訴記者,他們在加州看過演出的朋友特意打電話叫他們不要錯過這場演出,“比我朋友描述的還要精彩,完全超乎想像。”

  美國人ArpySeferian和她的兒子SergeSeferian觀看了2012年在芝加哥的演出,他們感嘆説,雖然不懂中文,但並不影響欣賞演出,演出給他們帶來不同文化的全新體驗,藝術是沒有邊界的,“也許看了這場演出後我們就會一起去中國。”

  2011年02月11日,舊金山歷史上首位華裔市長李孟賢宣佈當日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日”。半個月後,紐約市長布隆伯格(MichaelR.Bloomberg)將“文化中國·四海同春”在紐約演出的2月26日,宣佈定為“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日”。

  在加拿大,當地最大的一家主流媒體──溫哥華太陽報曾在頭版位置上刊出了“四海同春”到訪的消息。據悉,有關中國文化方面的消息被這家英文主流媒體刊登的情況是極其罕見的。

  “春節作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國際上形成了奇妙的文化外交,在整個加拿大無不感受到了這種文化的存在。”加拿大總理哈珀曾在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賀電中説,這臺演出將展示曼妙且壯麗的無與倫比的中國文化,這些天才的藝術家們令世界各國的觀眾感到愉悅。

  無獨有偶,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赤阪清隆在出席2011年“四海同春”紐約演出活動時也曾表示,這不但是中國的榮耀,也是世界學習中國的一個重要機會。

  2013年,“四海同春”首次以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獨唱音樂會的形式為旅美僑胞送祝福,這也是中國歌唱家第一次在美國舉行大型巡迴演唱會。宋祖英坦言,希望借此讓更多華僑華人感受到中國文化“走出去”,也讓更多的外國人有機會接觸中國的音樂文化、民族音樂,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力量。

  美國勞工部原副部長級財務總長莫天成連用三個“非常棒”來概括宋祖英獨唱音樂會觀後感。身為華裔的他還特別提到,這次演出中西合璧的形式有助於美國主流社會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和音樂。

  “如今,春節已經獲得多國主流社會的認可,成為當地多元文化的一部分。”2013年“四海同春”美國團團長、國僑辦副主任譚天星説,“四海同春”演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帶給僑胞一種“暖融融”的感覺,又提高了春節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

  據國務院僑辦介紹,2月5日,2014年“四海同春”藝術團將再次啟程到訪北美,計劃在美國洛杉磯、西雅圖、芝加哥、波士頓和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共演出5場,以南京前線文工團和總政歌舞團為藝術班底,並邀請多位知名演員加盟,藝術團陣容強大,群星璀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