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各地喜迎春

廣西新春廟會持續至2月中旬 再現祭孔儀式

時間:2014年02月07日 16:07 來源:南寧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祭孔儀式。

  曉木 攝

  “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家和萬事興,萬事興;妻賢福星廣,母慈兒孝敬;眾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禮千斤;老百姓流傳一句話:國安享太平,享太平……”一首耳熟能詳、句句在理的《家和萬事興》,于1月31日(大年初一)上午在2014年南寧市第二屆新春文化廟會的“紅紅火火過大年”文藝展演中唱響,為市民與遊客帶來最真摯、最貼心的新春祝福。

  歡歌熱舞慶新春,民俗盛宴鬧邕城。由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局主辦,南寧孔廟管理所、南寧市群眾藝術館、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書畫院承辦的南寧市第二屆新春文化廟會,從1月29日至2月14日在南寧孔廟舉辦,活動不斷、歡樂不斷。1月31日當天舉行的是其中的重頭戲——孔子後裔春季祭孔儀式、“紅紅火火過大年”文藝匯演等。

  世界孔子後裔廣西聯誼會組織的200名孔子後裔代表共聚的春季祭孔儀式,完全按照漢朝禮制進行。所用禮器也嚴格按照古禮,器具都按照古代工藝製成,古樸典雅。孔子後裔代表均身穿古代祭祀禮服,持香肅立,靜聽主禮人宣讀祭文,然後依次獻上各種祭品,以示對至聖先師、萬代儒宗的敬仰和懷念。千百年來,人類繼承的最簡單純粹的理想,不外乎“和”與“禮”。整場祭孔儀式,莊嚴肅穆,古風盎然,表達了一種質樸的精神追求,令人倍感儒家精神的親和與溫馨。

  在“紅紅火火過大年”文藝匯演中,藝青藝術團等文藝團體盛裝登場,先以舞獅表演《雙獅迎春》渲染濃烈的傳統氣息和喜慶的年節氛圍,然後傾情演出了女子群舞《開門紅》、女聲獨唱《好日子》《多謝了》、舞蹈《繡球飛》、男聲獨唱《365個祝福》《舉杯吧朋友》、提琴演奏《洞庭湖新歌》、戲曲歌舞《俏花旦唱臉譜》,以及變臉絕技、喜劇小品、魔術表演等拿手好戲。這些精彩節目,展現了我市各族群眾歡慶新春佳節的喜悅心情,對黨的好政策的讚許與擁護,以及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在新春文化廟會期間,每天都有不同主題的精彩演出,如正月初二的相聲小品與名人模倣秀,正月初三的“我們的中國夢”文藝匯演,正月初四的南寧業餘文藝團隊歌舞、戲曲、民間技藝專場,正月初五的南寧專業院團歌舞、小品、相聲專場,正月初六的非遺——粵劇、邕劇專場,正月初七的非遺——民間民俗專場等。其中的民間民俗專場演出,將為觀眾奉獻馬山會鼓、壯族三聲部民歌、瑤族山歌、南寧平話民歌、師公戲、南寧儺舞、上林猴鼓舞等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包括傳統文化活動、特色文化産品行銷兩大部分的文化集市,也將每日照常舉行,成為新春文化廟會上吸引眼球的又一大亮點。(記者雲亦云)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