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的不如意,讓孔子踏上了週游列國的道路。他的足跡,大多在今河南省境內,至今河南已查明的孔子遺跡有89處。
那麼,孔子“臨危不懼”到底是在新鄉長垣縣還是商丘睢縣?孔子“厄而作《春秋》”,他遭受的“厄”發生在週口淮陽縣還是駐馬店上蔡縣?
週游列國
政策失敗,孔子從魯國出走
魯定公十三年(西元前497年),55歲的孔子位居大司寇。當時“三桓”家族(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掌權,孔子建議魯定公對此做出行動。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副秘書長孔建國説,周朝分封諸侯後,為了防止他們日後造反,出臺了一項政策:諸侯的城墻不得超過18尺。孔子聯手魯定公,準備進行“舊城拆遷改造”,扒掉了城墻18尺以上的部分。剛開始,魯國大臣紛紛表示“拆得好”,但後來齊國軍隊打來,魯定公為難了:如果繼續扒墻,齊軍就可能攻入首都,自己王位不保。
這項政策最終失敗,孔子與“三桓”家族也結了仇。一氣之下的孔子離開魯國,帶著弟子開始了14年的週游列國之旅。
魯國、衛國、宋國、陳國、蔡國……在這些國家之間,孔子來回折返,顛沛流離,講述著他的治國之道。對此,他收穫的有重視、有輕蔑、有冷落、有熱忱,無論是哪種待遇,孔子都沒有退縮。
臨危不懼
路過匡城,被當地百姓圍困
剛開始,孔子準備帶弟子到陳國“找工作”,途中路過匡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的孔德秋説,《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路過匡城時,被當地百姓當做壞人,團團圍住。
一行人都被嚇壞了,但孔子很淡定,先彈了一段琴,説:“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句話的意思是:周文王死後,周代的禮樂文化體現在我身上。上天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子路對老師的表現大為崇拜,孔子説出了“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這句名言,這就是成語“臨危不懼”的由來。
那麼,匡城到底在河南哪個地方?史學界一説是新鄉長垣縣城西南的張寨鄉孔莊村一帶,一説是商丘睢縣匡城鄉匡城村。而且這兩個説法都能拿出“證據”。
匡人知道圍的是孔子後,很懊悔。等孔子從陳國回來時,匡人追到開封杞縣境內道歉,杞縣裴村店原名“賠情店”,就是因此而來。
孔子受厄
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作《春秋》
孔子在河南發生的另一件事,就是“厄于陳蔡之間”。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説,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孔德秋介紹,當時,孔子受楚昭王邀請要去楚國,陳、蔡國兩國合謀,將孔子等人扣留了。陳國都城在今週口淮陽縣一帶,蔡國都城在今駐馬店上蔡縣一帶。
《荀子·宥坐篇》記載,“孔子南適楚,厄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饑色”。
淮陽縣當地傳説,孔子受困後無糧充饑,只能到湖邊找吃的,湖里長著一種蒲,根莖可以吃,孔子師徒便連吃了7天蒲根,雖然餓得面黃肌瘦,但最終活了下來。有當地人稱,孔子吃的這種蒲根,現在叫“聖人菜”,涼拌或紅燒,味道都不錯,曾是縣城各餐館的一道特色菜。
位於淮陽縣城西南隅龍湖中的弦歌臺景區,據説就是孔子受困之處。不過,孔德秋説,也有人考證稱,孔子受困之處應該在上蔡縣蔡溝鄉的厄臺。
聖人足跡
芒碭山上有個村莊,名為“夫子崖”
孔德秋説,孔子週游列國,足跡大多在今河南省境內。孔子遊宋時,在芒碭山的一處崖洞避雨,崖前的村子名為“夫子崖”。這是全國唯一以“夫子”命名的地方。崖下有夫子像,崖上有曬書檯,崖前有夫子廟。
河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程子良説,經眾位學者、專家的努力,目前在河南境內已經發現89處孔聖遺跡,河南17個地市都有孔子的遺跡。
當時,河南省孔子學會計劃將這些遺跡連起來,形成一幅“孔聖足跡圖”,向世人完整展現孔夫子當年週游列國時的路線及情景,並力爭形成一個旅遊項目。
孔德秋説,孔子在河南的所遭和所遇對他思想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我準備以這為課題,進行一個系統的研究。”
記者 邢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