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作家葉開自編語文教材 收莫言作品未收魯迅作品

時間:2014年03月26日 13:4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什麼樣的語文書才是好書?知名文學雜志《收獲》副編審、作家葉開最近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這位作家憑借一己之力,著手編寫語文教材,並且以《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之名出版。該套語文書前兩冊目前已上市,首印兩萬套,在網上銷售三天就賣斷了貨,現在已加印5次,總印量達到六萬套之多。面對這套“一個人的語文書”,很多讀者紛紛在網上點讚,並且對于當前的語文教育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莫言小說入選語文書

  和人們常見的語文教科書相比,葉開編寫的這套語文書從內容到形式可謂徹底顛覆。

  該書的第一冊為綜合分冊,分為“幻想”“文學變形記”“動物”“人與事”四部分;第二冊為當代小說分冊,共有“學校”“時代”“人物”“歷史”“少年”“科幻”六部分。葉開自己認為,這套語文書的綜合分冊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中生使用,而當代小說分冊則適合初中高年級學生和高中生閱讀。

  葉開選擇的課文,大多出自小孩子不熟悉的作家筆下。比如綜合分冊中,可以看到胡適、巴金、豐子愷、宮澤賢治、卡爾維諾等中外大師的名篇;而在當代小說分冊里,則有莫言、王安憶、蘇童等作家的優秀作品。

  葉開選擇了莫言的兩個短篇小說《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和《大風》。“有些人對莫言有些誤解,覺得他的作品血腥暴力。其實莫言的語言有爆發力,故事生動自然深刻,可讀性也很強。”葉開解釋說,莫言有的作品還是比較合適中學生閱讀的。同樣入選的還有阿城的《棋王》。葉開認為,這部小說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這個人物寫得很豐滿,他作為棋迷這個特殊形象,凸顯了時代的荒謬。”

  傳統的語文教科書,課文後面總附有各種習題;可是在葉開編寫的語文書,卻沒有這種應試意味。在每篇文章的後面,葉開都撰寫了一段賞析解讀的小文,或交代文章的寫作背景,或提供可供延伸閱讀的書單等。

  近年來,魯迅的文章被請出語文課本,一度引發爭議;而葉開的書中也沒有選用魯迅的文章。對此,他解釋說:“魯迅先生的最優秀作品基本都被挖掘一空了,沒有什麼遺漏的‘新鮮貨色’,我覺得把篇幅留給其他的優秀作家,可能更有意義。”

  不刪原文被家長點讚

  葉開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編寫的這套語文書,竟然受到了很多教師和家長的好評。

  杭州越讀館語文教學負責人郭初陽一直在探索語文教學的理想范式,在他看來,“葉版”語文書呈現出了獨特的文體價值,對小說、詩歌、戲劇、非虛構等都有所涉及。“小學語文教材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文體不清,小說不像小說,散文不像散文,詩歌不像詩歌,而葉開的這套教材提供了很好的示范。”郭初陽說。

  《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語文編輯藍寧曾當過五年老師,她非常欣賞葉開為每篇文章撰寫的賞析文章,“或是從人物刻畫入手,或是從修辭方法講解,或是從思想性闡述,或是講場景的處理。可以說,語文學習中的知識點涉及到了很多,但又不是死板生硬地灌輸,是很生動活潑的欣賞。”

  現有的語文教科書中,經常會對原作進行刪改,而這是葉開最反對的:“我曾批評過教材胡亂刪改,我自己不能這麼做,這也成了我給自己上的一道緊箍咒。”他的這種做法,贏得了不少家長的支持。網友“亮亮媽”就表示:“被刪減後的作品,雖然讀起來容易,但理解起來總有缺斤短兩的感覺。對于自己的母語,更無必要刪減。”

  不過,這些專家也指出了該書的一些不足之處。

  藍寧就認為,從已經出版的這兩冊書來看,“葉版”語文書小說選得太多了,而像說明文、議論文之類的文體基本上沒有涉及。在她看來,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不能因為想要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把語文的基本功能丟棄掉。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葉開編寫的這套語文書,替代當前的語文教材顯然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拿來當做語文讀本,則是非常恰當的。“它以高水準的文學眼光,為語文老師提供了專業的素材庫。”郭初陽如此說道。

  語文可培養善良之心

  據葉開透露,為了編寫這套語文書的當代小說分冊,他曾選擇了100多部小說存在電腦里,但最終入選的只有十幾部而已。他說,自己選擇文章的標準很簡單,強調文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豐富性。他更看重一點,選編入書的文學作品應該貫穿濃烈的人道主義,作品要流露出極大的同情心,還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讓孩子學會憐憫、同情,做一個善良的人、豐富的人,而不是一個單調的人。”葉開說。

  除了已經出版的兩冊書外,這套語文書的散文分冊也已完成編輯。葉開表示,自己選編的散文是一個“大散文”的概念,歷史散文、人生經歷、懷念親友、書評影評、文化隨筆、科普隨筆等,都會收入其中。他舉例說,自己選擇了一篇網文《孫悟空的師父是誰》,而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嚴鋒寫的一篇介紹音響達人的文章《好聲》,也被收錄進這本書中。接下來,詩歌分冊、外國小說分冊等書目,也已被葉開列入自己的編寫計劃。

  當事者說

  編教材這個決定

  有點倉促

  看著眼前厚厚的兩本語文書,葉開說:“我是個衝動型的人,編教材這個決定有點倉促,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葉開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她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可以閱讀《哈利·波特》這樣的大部頭書,可她偏偏被老師認定有閱讀障礙,語文考試成績也不高。葉開和夫人都是文學博士,他們不相信老師對女兒下的結論。從那時候開始,曾經當過三年語文老師的葉開下了決心:梳理語文教材,還女兒、也是還更多的孩子一個“清白”。

  這一梳理不要緊,葉開竟然寫出了12篇“對抗語文”的係列文章,批判現有的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一時引起轟動。在一篇名為《語文的物化》的文章中,他寫道:“中小學的語文課本里選入了很多與花草樹木有關的文章。在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賞鮮花自身的美麗,而是在鮮花這個符號上尋找道德寓意。”

  很多語文老師對此並不服氣。有老師說:“你說語文教材這不好,那不好,那你來編呀!”葉開和朋友、同事小聚的時候,也遭到過半開玩笑的起哄:“你也編個教材嘛!”葉開是個自傲的人,他覺得靠自己完全行得通。于是,就在兩年前,他通過微博向世界宣告:“老虎要編個教材!”

  那個時候,剛好一係列民國老課本正在風行。但是葉開覺得,民國語文課本有點炒冷飯的意思,有些內容其實很粗淺,並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孩子,他想編一套和現在的孩子離得更近一些的語文書。

  其實,葉開編教材是夾帶了一些“私貨”的,他想通過這套教材消除人們對當代文學作品的成見。葉開在《收獲》幹了二十年,編了大量當代名家新秀的作品,但他發現,很多人對中國當代作品並不了解,尤其是對詩歌很不熟悉,“他們會無知而驕傲地說,這些詩讀不懂,那些玩意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在葉開看來,人們對當代文學作品的過度貶低,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小學語文教材與當代文學之間隔著一堵牆,與當代詩歌更是隔著一座大山。“長期以來,語文教材在當代文學創作與普通讀者之間挖下了重重陷阱。”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自己的書中對中國當代作家給予特殊照顧的原因。

  這套語文書出版之後會在老師和家長中受到好評,這是葉開此前沒有料到的。但是對于今後的編寫計劃,他其實看得很隨意:“如果同學們支持,我就繼續做下去;如果同學們不支持,我就拉倒。”本報記者 路艷霞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