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最強大腦”中歐戰:德國“次方哥”單挑“中國雨人”

時間:2014年03月12日 13:34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德國“次方哥” “開方哥”周瑋

  近日,“都叫獸”金秀賢加盟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的消息,掀起又一波“頭條狂潮”——隨著這一消息的公佈,激動人心而又倍顯神秘的“國際pk賽”也逐漸撩開面紗。在即將到來的中國迎戰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的這三場國際pk賽中,林丹、金秀賢、周傑倫三位男神級明星觀察員將分別坐鎮,為“中歐爭霸賽”助威。

  “大氣上檔次”兼“奢華有內涵”的《最強大腦》國際pk賽,看點遠不止這些明星觀察員們的現身。這個舞臺上,將迎來一群怎樣的選手?比賽又將採取怎樣的賽制?帶著諸多觀眾的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最強大腦》節目組,提前打探詳情。

  評審陣容超高端

  三位國際知名專家鼎力加盟當裁判

  《最強大腦》分別於3月1日、3月8日、3月16日錄製義大利專場、西班牙專場以及德國專場。在這三場國際pk賽中,除了明星觀察員們的華麗現身,三位國際知名專家也將重磅加入到科學評審團的行列——頂著“全民公敵”巨大壓力的魏坤琳教授,終於不再“獨自面對”這一切了。記者獲悉,參與本次國際pk賽的三位評審,都是各自領域的國際頂級專家。他們分別參加義大利、西班牙、德國三個專場的節目錄製。

  RobertDesimone,麻省理工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他曾擔任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世界最大精神衛生研究所)院內研究計劃總監。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藝術研究院院士,獲得過國家科學院的卓蘭德獎(每年頒發給兩位四十歲以下,致力於研究人類意識和物質世界關係的心理學研究者),以及米納瓦基金會頒發的黃金大腦獎(頒發給在大腦和視覺領域有卓越研究成果的優秀人士)。KonradKording,美國西北大學副教授。他是大腦、行為和認知能力領域的科學家,美國生理學學會會員,德國神經科學基金會會員,神經學會芝加哥分支項目委員會委員。

  BernardBalleine,澳大利亞榮譽院士,雪梨大學腦與精神研究所神經行為科學實驗室主任,是澳大利亞神經科學協會委員、美國心理學協會委員、神經科學協會委員,同時還是上海交大“中國超級大腦研究中心”的國際顧問。

  歐洲選手超強大

  又一波“外星人”要來中國“踢館”

  就在中國的《最強大腦》熱播之時,若干關於歐洲“最強大腦”選手的視頻,也在網路上引起了瘋狂的轉發。

  其中,引發大家最廣泛關注的,是德國“次方哥”的節目展示視頻,他可以非常快速地計算任何的兩位數字的20次方。不少網友邊看視頻邊感慨:“人腦瞬間冪次方運算,簡直就是搖頭晃腦的繞密碼表演!要是他和周瑋來pk,你們猜猜誰更強?”

  記者從《最強大腦》節目組獲悉:這位德國“次方哥”真的會來哦!據採訪了解,“次方哥”Rudiger是全球最知名的腦力計算大師,在德國有“最強大腦第一人”的美稱。他的特別技能在於,可以表演出解決非常複雜的計算問題的能力,這並不僅僅只是心算的能力,更多的是能記憶住所有的結果(非常多的位的數字結果)的能力。專家指出,Rudiger能利用別人處於休眠中的那一部分的腦部來做思考,他還可以將自己的計算能力使用在其他的方面和項目上。

  不出意外的話,“次方哥”Rudiger和“開方哥”周瑋將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兩強相遇,決戰誰才是心算界的“最強大腦”。

  將出現在《最強大腦》國際PK賽上的選手,約有12到13名,除了“次方哥”之外,多名選手展示天才腦力的方式,會讓你“似曾相識”——“魔方墻”“回聲定位”等表演,都會上演中歐PK賽。

  挑戰方式超震撼

  中國戰隊將分別挑戰三國“腦王”

  《最強大腦》的晉級賽中,一直有這樣一條規則,為不少觀眾所不解,那就是選手的能力必須具有遷移性,能否代表中國隊站在和歐洲選手挑戰的舞臺上。所以,像“筆畫達人”趙淑芳這樣的選手遺憾遭淘汰。

  據記者從《最強大腦》節目組了解,此番前來中國對戰的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的三國“腦王”們,基本都能在這裡找到“棋逢對手”的感覺。以“回聲定位”為例,和靠“氣息辨物”的中國選手艾曉娃類似,德國盲人選手Dave Janischak,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認識外界的方式:他可以通過舌頭髮出的聲響辨別方向,如今,他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運用這項功能,在不需要盲杖的情況下四處轉悠。在德國最強大腦中,主持人從30件物品中挑選五件,Dave可以拒絕探測並有權力提出更換其中一件。五件物品全部猜對即可贏得挑戰。此次來到中國,Dave準備把物體總數量增加到40件。在即將到來的國際PK賽中,每場將有4位中國選手出戰,在三場pk賽中分別對陣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戰隊。節目組會根據他們腦力能力的相似度,進行一對一的配對挑戰。兩國選手1對1單挑決出勝負。最後,根據團體積分制決定哪支隊伍領先。當遇到積分平手的狀況時,贏取了該期比賽中難度最大挑戰項目的那一方,將獲得最後的勝利。 記者 張 漪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