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志豪
由蘇州個體評彈演員龐志豪創辦的“蘇韻評彈團”近日得到批復,准予成立。雖然在歷史上並不是第一個,但“蘇韻”是目前蘇州唯一一個民營性質的評彈團體,身為團長的龐志豪已接到不少電話表示“想來”,多是與他同為個體藝人的同行。
與此同時,年初一場江浙滬迎春評話會書也引起了很多評彈觀眾的關注,對個體演員的吸納成為這次會書的一大亮點——個體評彈演員的存在由來已久,但在一個由官方機構主辦的演出中,他們的集束出現還是第一次。
據了解,目前蘇州市區範圍內活躍著十余位個體説書藝人,規模雖然不大,不過他們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存在。
蘇州三分之一書場
由個體演員撐起
龐志豪1950年出生於評彈世家,父親龐學卿是説《珍珠塔》的名家,雖然他早早就拜師學藝,但是也有正兒八經的工作,後來借調到丹陽評彈團,評彈團五年後解散,龐志豪又重新回到光學儀器廠,後來單位不存,他選擇下崗,也開始了更為自由的説書生涯。從1979年正式登臺開始,龐志豪在長三角書場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富的演出經驗,他在自己最擅長的《乾隆》裏面注入了“新概念”,將其演繹成“乾隆爺的那些事兒”,在碼頭上十分吃得開。
在評彈觀眾之中耳熟能詳的類似名字還包括:湯君飛、錢培斐、周蘇榮、潘榕伯、周平、陳美雲等等。説《水滸》的湯君飛今年已經71歲,挂靠于上海申江曲藝團,其實也是一位個體評話演員,師從顧宏伯,深受江浙滬聽眾喜愛。年初他來蘇州參加這次評話會書,特別激動,還在臺上特別露了一手絕招:變臉——關公看《春秋》,只見他扇子從臉上掠過,頓時變身美髯公,引得臺下掌聲陣陣。
蘇州評彈團原副團長周明華告訴記者,以上提到的都是書藝還不錯的個體演員,實際上蘇州大市範圍內現有100余家書場,其中近三分之一由個體演員支撐,而且大多都是地遠酬低的場所,“當我們團裏演員有大型演出或參加比賽,空出碼頭的時候,就是他們來拾遺補缺的時候,他們的特點是能吃苦,不過相對來説年齡也大。”據悉,在市場化程度更高的上海書場,近一半場子都靠體制外的説書先生支撐。
電視書場的導演殷德泉接觸過不少個體藝人,他認為,這批演員之所以能引起關注,可能也與體制內演員對評話的不夠重視有關,“在評彈界,現在只有二三十位評話演員,而個體演員相對更願意説大書(即評話),他們的存在,很好補充了市場對於評話的需求。”殷德泉透露,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今年的江浙滬迎春評話會書才決定引入體制外的藝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活躍在書壇的個體評彈藝人年齡大多都在40歲以上,70歲以上也有,他們中有人因種種原因無緣進入有正式編制的演出團體,有人一直從事其他行業直到退休以後才有機會從事評彈表演——與體制內的評彈演員相比,他們對演出地不挑剔,再偏遠的地方也願意去,但是客觀説來,因為長期處於孤軍奮戰的狀態之下,同行交流有限,創作新書目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他們的書藝相對陳舊、節目也比較老,除了少數人,大多個體戶的演出水準都十分有限。
第一個民營評彈團已名存實亡
蘇州第一個民營評彈團建於七八年前,由著名個體評彈演員揚子江創辦,名為“夕陽紅”,團長、團員都是一個人。不過隨著揚子江的離世,夕陽紅評彈團也已名存實亡。
揚子江是藝名,本姓是余。三尺書檯,他亦説亦評,以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淵博的學識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老先生一直在書壇逗留至八十多歲,在同齡人早已開始頤養天年的時候,他的生活依然是天天説書,每天包一輛車,從位於甪直的住地趕往光裕、梅竹等蘇州市區各大書場,其樂無窮。
老先生早年也加入過組織——上海星火評彈團,“文革”轉机業到了醬品廠,之後即成了個體戶。揚子江的大書獨樹一幟,十分新穎,每一天發生的事情都會經由他的點評糅進當日書目,十分契合聽眾的口味。
後來轉戰蘇州,雖然單槍匹馬,但是老人家風頭很健,別人説一場書只能賣五塊錢的門票,他可以賣到十塊錢。對於揚子江來説,做個體演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當時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不可能再被吸納進入任何評彈團體。不過對於揚子江來説,不受組織的“束縛”,這種自由可能更可貴,二小時的《説岳》,説到正書的時間可能只有二十分鐘,其他時間都在針砭時弊。可是,他的粉絲很喜歡這種“脫口秀”,捧場無誤。
“揚子江是一位非常認真的演員,看書學習筆耕不輟,寫過十幾部書目,其中好些書目都長盛不衰。”周明華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團裏還安排自己向揚子江學説《康熙》,“雖然他不是我們團裏的人,但我們團裏很多演員確實受過他的教益。”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評彈演員都是自由職業者,只要在類似光裕社這樣的行會組織做個登記,就能跑碼頭演出。評彈團的出現還是在建國之後,當時國家提出評彈演員要集體化管理,因此在1950年有了蘇州評彈實驗工作團。
“不過也不是誰都可以進,一般會挑選思想進步、藝術水準較高的演員。”周明華回憶,因為進了團就只能領取固定工資,所以進團倒也不是對所有演員都有吸引力。據了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在蘇州各大書場的評彈藝人中,只有一半左右屬於評彈團,還有一半都處於自由狀態,而且因為收入等問題,1953、1954年間,還有演員反反覆復進團、退團,一直到1958年左右,演員進團才穩定下來。
演員身份界限在書場變得越來越模糊
龐志豪今年已經64歲,建立民營評彈團的初衷,更多是為與自己一樣的體制外藝人服務,“為了拆賬方便,有的個體演員選擇挂靠評彈團,但也不能全挂靠,所以我這裡就自建一個。”龐志豪告訴記者,蘇韻評彈團其實是一個鬆散型的團體,進出團都很自由,身為團長,他更多是為團員提供財務、稅務上的便利,演出方面的事宜更多還是要靠藝人自己去打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概也不會有這個團。”目前,蘇韻評彈團已經吸收了十多位演員,其中還包括兩位從評彈學校畢業不多時的年輕演員。
“説書收入怎樣?比一般上班族要好一些,但要看和什麼工作比。被觀眾認可的演員,一天收入三五百,一般不成問題。”殷德泉認識一位崔姓演員,因為實在喜歡評彈,放棄了收入相當不錯的國企職位,挂靠在江陰評彈團,開始自己的評彈生涯。之所以選擇挂靠,倒不是需要一個“身份”,而是關係到切身的經濟利益,“現在財務制度嚴格,社區書場不能直接拆賬給演員了,要通過專門的賬號,也要開發票,個體藝人無法操作,有人就選擇挂靠。”雖然身份可以不在乎,不過個體藝人獨闖江湖,也面臨相當的限制,與體制內的演員相比,他們有自由之處,也有不自由之處。
在殷德泉看來,身份界限在書場之中會變得越來越模糊,“因為觀眾認定的是好書目、好演員。”相比有編制的年輕演員,有時候反倒是沒有編制的中年甚至老年演員對演出的積極性更高。
蘇州市演藝行業聯合會會長畢康年透露,考慮到個體評彈演員的現狀,文化部門目前對民營評彈團體的態度是大力支援,也會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予以扶持,“當然也會對他們進行規範化管理,對他們的演出書目進行審查,引導他們進一步關注社會效益。”記者 褚馨 特約攝影 隱龍 林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