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2013世界報業創新報告》中文版發布

時間:2014年03月05日 08:5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編者按2月21日,《2013世界報業創新報告》中文版在第九屆中國傳媒年會上發布。該報告是由INNOVATION創新媒體咨詢集團為世界報業和新聞出版協會撰寫的年度調查報告,已連續發布了10年。此次發布的《2013世界報業創新報告》中文版由中國傳媒網獨家授權引進,報告盤點了2012∼2013年度世界范圍內的報業創新案例,以及與報業相關的新技術和新熱點。本版選取部分創新實例,挖掘其中的看點與核心,與讀者共饗。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似乎已經默認了報業深陷發展困境的現實,一個個下滑的數據也讓這種不安影響到更多的人。但盡管如此,還是有那麼多的人為了走出困境而不斷做出努力和嘗試。

  看看《2013世界報業創新報告》中文版中提及的這些探索吧——無論是尋找新的創收源還是重構組織架構,抑或是改變固有的合作模式進行協同作戰,每一種做法都為報業帶來新的希望和發展機遇。也許,某個創意或者舉動在不經意間就觸動了你沉寂的思維……

  實例看點1:尋找新的創收源

  創新核心:在單純依靠發行和廣告收入已經一去不復返的年代,報業應該充分發揮想象力,通過不同方式尋找賺錢的途徑。

  代表媒體:荷蘭報紙出版公司(NRC),美國《紐約時報》《紐約郵報》

  在旅遊成為人們越來越信賴的休閒放松方式時,一些報業公司迎合讀者的旅遊熱情,提供了一係列旅遊產品包。其中,既有城市旅行也有結合教育、文化或政策等主題的特定旅遊線路。荷蘭NRC利用他們的通訊員網絡和各學科專家,在讀者的旅遊中增加教育目的。比如,他們最成功的旅遊產品包是圍繞美國總統選舉創建的,他們帶領一大群讀者去華盛頓,全程都有專家陪同,向讀者闡述2012年選舉的來龍去脈和美國政治。當然,旅遊包利潤的可觀可以想象。

  《紐約時報》提供的旅遊線路是由它的一些頂級記者和特約專欄作家擔任解說,而《紐約郵報》正在提供的則是在豪華公共汽車上為時兩個半小時的曼哈頓遊覽,售價49美元,汽車上貼滿了來自小報的新聞標題,包括經典之作“艷廳無頭屍”。

  延伸思考:其實,通過多種方式賺錢對于國內很多大型報業集團來說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但有人總結,這些方法除了買地就是賣房,除了組織各種顏色的馬甲隊伍就是海投新媒體,總體來說還是單一、單調了些。話說回來,投入房產地產也好、便民服務也好,大多與媒體自身功能聯係並沒有那麼密切。

  當然,就如報告中所言,在這個產業和商業模式都處于混亂狀態的年代,報紙想要賺錢,就必須嘗試許多新理念和新方法,然後聚焦在那些可以成功或是有前景的模式。即使報紙業務的混亂狀態還未給你帶來不良影響,你還是可以從別人的經歷中吸取經驗。

  實例看點2:打破固有工作流程

  創新核心:新的新聞編輯室組織架構不再像傳統那樣按照媒體種類和新聞題材劃分,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最好地服務于不同時間、不同平臺消費的受眾群體。

  代表媒體:秘魯商報出版集團

  已成立107年的秘魯商報出版集團是厄瓜多爾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其旗艦日報秘魯《商報》從每周一到周六的日銷售量達5.1萬份,而周日的銷售量更高達15萬份。它每天還定時出版下午日報《最新消息報》,運行兩個廣播電臺及5本雜志,並有定制出版業務及數字通信領域的經營。

  在僅僅11個月的時間里,秘魯商報出版集團統籌整合了所有的新聞編輯室,全部工作人員可以在一個巨大的開放式空間內進行業務操作。在拋棄了傳統的“一份媒體,一個新聞編輯室”理念,且打破了業務部門和編輯部門的固有屏障之後,如今,一個全方位整合的獨家新聞編輯室便能服務于本集團的所有運營業務。

  說到成效,報告指出,實施後的前9個月內,公司的網站流量增加了50%。在臉譜和推特上的追隨者數量在同期分別增長了80%和92%。會議上所花費的時間縮短了2/3。隨著記者工作條件的改善,總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滿意度指數在2012年達到87%,比前一年高出14個百分點。

  延伸思考:將所有編輯記者以及其他不同的新聞部門整合到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工作,所有資源進行重組之後形成一個相對高效、全新的機構。正如報告中所言,開放的空間更能激發記者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他們的想法和創造力不受限制地相互碰撞。這對習慣了以往“單打獨鬥式”的媒體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改變,更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實例看點3:開拓數據新聞報道

  創新核心:利用數據新聞擴展傳統新聞業。每個新聞編輯室都應該有程序員,他們應該向編輯報告工作,並應將自己視為記者而非工程師。

  代表媒體:ProPublica

  ProPublica是紐約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的調查性新聞編輯室,由《華爾街日報》前執行總編保羅·斯泰格創立,他是將數據方法應用于新聞業最早、最傑出的先驅者之一。在報告中,數據新聞的定義是:依賴數據標準化採集、整理、分析和查詢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庫以確定模式、趨勢、統計偏差和異常現象的新聞業。其可以用大量詳細依據支持傳統新聞業,有時甚至可以預測未來行為模式或事件。

  從2008年開始,僅經過5年時間和兩屆普利策獎,ProPublica就成為如今美國數據新聞用戶最活躍的網站之一,幾十家甚至幾百家其他美國媒體加入ProPublica,其中包括一些業界大亨,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以及一些其他公司。在英國,《衛報》和英國廣播公司都採用這一技術來補充和支持傳統新聞。

  報告援引佛羅里達調查報告中心聯合創始人和副董事長以及新聞調查記者和編輯協會(IRE)的董事會成員馬克內麗·托雷斯指出,在IRE,有菲利普·邁耶新聞獎,主要是褒獎數據驅動的新聞報道。每年,他們都會用數據科學完成一些極具影響力和創造力的工作,從而揭示問題和錯誤行為。比如,2012年的獲獎作品是《破解密碼》,就是一個多部分組成的係列。這一係列報道記錄了成千上萬醫療專業人士在過去10年中如何一直為更加復雜和昂貴的衛生保健向聯邦保險開出賬單,盡管少有證據證明老年人要求更多的治療,但是他們要求在原本費用上增加110億美元或更多。

  延伸思考:盡管對于大數據的提法已經並不陌生,但人們對于大數據的理解依舊只是一個開始。究竟什麼是大數據,大數據對我們的生活又會有哪些實質性的改變和影響,並不能夠簡單明了地說清楚。

  具體到大數據對于新聞業的影響,報告表達得非常明確:數據新聞可以從兩個方向擴張傳統新聞業。一是應用技術來收集和深度分析數據,二是以交互方式呈現結果或將結果可視化。為編輯部增加一個程序員,或許報業是時候考慮這個問題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