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這句話的含義,自然是指歷史會受到當代主觀意識的影響。於是,進一步有人提出: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時間吸引很多人的視線,並深以為然。
現如今,各類戲説歷史的書籍風行,調侃、段子橫飛,從這種現象來看,“歷史的確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無論怎麼解讀歷史,總歸還是要遵循基本的一些原則的。戲説類的説史可以作為入門的東西,用來引起對歷史的興趣,而要真正增長知識,提高水準,深度閱讀的話,正統而嚴肅類的歷史、通史自是不做二選。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自商周開始就一直不斷的信史記載貫穿了我們這個文明的始終。這一特點可以説是非常厲害的,西方歐美國家的歷史學者對此向來十分的羨慕,因為他們要想研究歷史的話,往往會陷入沒有對應史料的尷尬之中。有一個極端些的例子,比如印度的早期歷史,甚至需要借助中國的一些史料才能做出一些推測。再比如被緬甸奉為官方史書的《琉璃宮史》,裏面居然記載西元4世紀時候,緬甸繁榮昌盛到擁有360頭白象,3600萬頭黑象,1後面跟42個零那麼多的軍隊,也就是100億億億億億……
相比其他國家,可以説我們是很幸福的,有著大量成文的記載流傳下來。但是,也因為時間跨度太長,前後五千年,不説官修史書,學者文人自己編纂的史料就是不小的數字。要想將這些資料全部了解一遍的話,恐怕就是歷史學者也很難做到。
如此一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閱讀著名學者對上下五千年進行精心編纂的通史著作就成為了一種很好的選擇。事實上,每一時期都會有一些通史著作問世。通史著作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貫通的歷史,也就是一個國家從文明誕生到現在的歷史。
讀通史,有利於從整體上對國家文明的歷史有一個宏觀性的認識,由於通史敘述的內容往往具有廣泛性特點,一般涉及重要事件和重要課題(軍事、經濟、文化等),所以,可以很好的給予普通讀者一個整體性的直觀印象。
然而僅僅做到重點要點涉及的話,只能説是通史的基本要求。好的通史,還得擁有一以貫之的脈絡在其中,這個脈絡就顯現出編史的學者的功底了。所以,為什麼讀通史最好讀公認大師的著作,原因正在於此。一位大師在編纂通史的時候,不會只是將史料進行簡單堆砌,而是要運用自身的學識進行選擇、排列,這一過程中,其自身的歷史觀會清晰的顯現出來,然後自成一個自洽的解釋體系。從這一點來看,一切歷史的確都是當代史,學者所處時代的當代史。當然,這種“當代史”仍然是建立在真實的史料基礎上的,並非隨心所欲的演繹,所以,説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過了。對於真正對歷史感興趣並想從中獲得一些啟示的讀者,應該對此有個清楚的認識。
距離現在最近的史學大師輩出的年代當屬民國了,因為所處年代,彼時的通史今人讀起來仍然能夠有不小的收穫,而且,經過近百年的沉澱,得到了時間的考驗,乃是深度學習的佳選。
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三位民國時期的史學大家可謂各有優點,所謂強強聯合強更強,將大師的著作編纂在一起,不僅更加便於進一步的閱讀,而且也能夠滿足收藏的目的。
2017年1月,《中國通史》(上、中、下全三冊),著者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由專業圖書策劃機構北京匯智博達圖書音像公司策劃,臺海出版社出版,希望本書能對您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