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故宮的6年與600年

2020年09月18日 07:59:00來源:科技日報

  故宮的6年與600年

  玉淵雜譚

  今年是紫禁城建城600週年。這座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恢弘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更是中華禮樂文明及其悠久歷史的物質載體。這一點,從故宮建成之後,其實已得到了認可,600年來又被不斷確認。故宮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也主要體現於此。不過,面對600歲的故宮,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可能是最近6年多來故宮所發生的變化。

  關心文化熱點的人或許記得,2013年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産品創意,舉辦了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從那時開始,“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等萌萌噠的文創産品,漸漸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故宮在公眾眼中的形象悄然改變。此後,故宮又再接再厲,作出了開設夜場和元宵燈會,設立地方主題分館,進駐天貓開網店等一系列“腦洞大開”的新穎創意之舉,《我在故宮修文物》《謎宮·如意琳瑯圖籍》《故宮裏的大怪獸》、“千里江山特展”、故宮美粧、“皇帝的一天”App等爆款文化産品和活動,更讓故宮深度觸網,頻頻刷屏、登上熱搜,就這樣,600歲的故宮越活越年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年輕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

  隨著故宮從文化瑰寶變成文化現象,從厚重的歷史符號成為熱門的大IP、大網紅,期待故宮“上新”成了潮流達人們的必修課;到故宮去,不僅意味著正襟危坐地接受歷史教育,而且是潮范兒十足的休閒活動。今天的人們説起故宮時,在歷史的莊嚴和文化的神聖之外,也多了一份日常的親切。故宮走下神壇,步入民間,跳出高墻,飛上“雲”端,給新時代的文化生活貢獻了全新的景象,也以其成功的實踐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文化建設和發展的規律:真正有價值的文化必然是與時俱進、充滿時代氣息的,也必然是貼近生活、充滿親和力的;任何文化只有吸納時代精神,自覺主動地融入時代潮流之中,才能真正激發活力,延續文脈。故宮的6年和600年,還構成了一對啟人思考的辯證關係。一方面,如果沒有600年的深厚積澱,今天的故宮不會散發如此迷人的魅力;另一方面,如果沒有這6年多的“逆生長”,人們對故宮600年曆史的興趣恐怕也不會這樣濃厚。從中我們又可以得出一條具有普遍性的認識:在文化的領域裏,創新是最好的守護,傳承是最佳的保存,開放是最大的自信,融合是最快的發展。

  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璀璨。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故宮是我國文博界的代表。在祖國各地,還有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古建築,星羅棋佈點綴著神州文化版圖,其中不乏像故宮這樣走上了文化創意的陽光大道的,應該堅定地繼續走下去,也有一些還處於沉睡狀態,尚未有機融入當代人的文化生活,則應該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擔當,學習故宮好榜樣,走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之路。文化在本質上是人化。所有文化都是人創造的,也應該為人所享用。再珍貴的文物,也應該為人所欣賞和理解。博物院不應是文物的保管所,更不應是板起面孔的老古董,古建築也不應是僅供人發思古之幽情的遺跡,只有把文化底蘊和流行時尚元素結合起來,積極回應當代人的文化需求和審美需求,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挖掘文物背後的文化,講述文化內蘊的故事,弘揚故事象徵的精神,文物的價值才能得到彰顯,文化的生命力才能得到體現。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