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織女傳説的起源與流佈

2020年08月25日 08:55:00來源:中國青年報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於天地之間,浩瀚的星空、蒼莽的大地帶給人類無盡遐想,自古至今産生了數不清的天、地、人的動人故事,牛郎織女傳説作為這類故事的代表,流傳在華夏大地、播布于漢字文化圈中,歷久彌新。

  遙看牽牛織女星

  牛郎織女傳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遙望星空展開想像的結果。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幾乎每一個中國人,在童年時期的某一個七夕之夜,都有偎依在母親(或祖母、或外婆)的身邊,聽講牛郎織女傳説的美好記憶。聽完故事,常常還會在大人的指點下,仰望滿天繁星,尋找銀河邊那顆最明亮的織女星,以及銀河東邊與織女星隔河相望的牽牛星。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有了牛郎織女傳説的雛形。《詩經·小雅》中的《大東》寫道:“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這段文字表明,早在將近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把天上的兩顆行星命名為“牽牛”和“織女”。詩中稱織女“不成報章”,暗示當時民間已經把織女星想像成了一位紡線織布的女子,稱牽牛“不以服箱”,是把牽牛星看作為一頭犧牲奉獻的天牛的形象。

  織女星由一大兩小三顆星星組成。其中,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北方高緯度夜空中是最亮的一顆星,全年中的大多數月份都能夠看得見,織女星肯定是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目。在我國最古老的時間知識文獻《夏小正》中,七月和十月都提到了織女星。其中,對於七月織女星的描述是這樣的:“七月……漢案戶。寒蟬鳴。初昏,織女正東向……鬥柄懸在下,則旦。”根據劉宗迪教授的考證,織女三星成三角形排列,“織女正東向”的意思是指,由兩顆較暗的星星形成的敞口朝東敞開,這個星象所表示的時間節點是説七月到了,秋天來了,應該是準備收穫的季節了。織女星朝向東方,那麼,東方有什麼呢?在織女星朝向的銀河的東岸,不是別的,正是那顆讓織女朝思暮想、七夕才能一年一會的牽牛星。

  七月初秋的夜晚,銀河正好轉到了正南北的方向。此時,人們仰望星空,分居銀河兩岸的牽牛和織女正好一東一西,隔河相望。當古人仰觀這種星象、看到這種情景,我們所熟悉的牛郎織女的傳説不就呼之欲出了嗎!

  石婆廟裏供“石爺”

  漢武帝元狩三年(西元前120年),為了訓練水軍,“發謫吏穿昆明池”,為了對應天象,在昆明池的東西兩岸,分別樹立了兩座用火成岩雕成的大型石刻圓雕——牽牛、織女像。兩座石雕的雕鑿年代,比赫赫有名的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組雕還要早3年,是我國迄今所知大型石雕遺物中年代最早的,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唐代之前,長安的老百姓就已經把這兩座石雕稱作“石爺”“石婆”。史書記載,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修建了石爺廟、石婆廟,設案供奉,兩座廟相距三四里。此後千百年來,廟宇雖然有毀有建,但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如今,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鬥門鎮附近的“石婆廟”,每逢七夕便舉辦廟會。廟雖不大,但廟會聲名遠播,信眾以陜西關中居多,遠至甘肅、山西、河南等省。廟會期間,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蜂擁而至,向石婆祈福祈壽。人們相信石婆可以治病,據説身上哪兒不舒服,只要在石婆的相應部位摸一下,病就會好,因此大殿裏擠滿了求石婆“看病”的人,虔誠的香客排起長隊爭相撫摸石婆。人們還在石婆廟內,用樹榦搭起了簡易橋梁,並稱之為“鵲橋”。據説走過了這座橋,就可以得到美滿婚姻,男女青年因此爭先恐後搶著過橋。入夜,女孩子們還要用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又稱“巧娘”),給她穿上綠襖紅裙,孩子們供上瓜果,端出事先準備好的豆芽、蔥牙,在巧姑面前舉行占卜乞巧活動。自漢唐時期就形成的七夕守夜祈福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夜幕降臨,廟裏廟外到處是守夜的人。傳説在這裡睡覺能夠通過做夢求得石婆的神靈感應,消災祛病,得到幫助,這也讓我們想起了白居易《長恨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唐明皇楊貴妃七夕長生殿守夜,祈願夫妻恩愛永世不渝。

  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的牽牛織女石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與牛郎織女傳説有關的實物遺跡。牛郎石雕高2.6米,身體呈跪狀,微微向左扭轉,大眼闊鼻,表情樸實憨厚。織女石雕高2.3米,上身微微向右扭轉,濃眉大眼,表情憂鬱,做籠袖罷織的姿勢。他們互相遙望,默默訴説著相思之苦,正如古詩所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據湯池教授考證,現在被當作織女供奉在石婆廟內的石雕,其實是牛郎石雕,而人們認為是牛郎的石雕才是織女,當地的老百姓把牛郎、織女兩座石雕弄混淆了。村民們對此沸沸颺颺,認為被祖祖輩輩供奉著的牛郎、織女怎麼會弄錯了呢?

  專家的説法是有依據的,當年,漢武帝修建昆明池是模倣天象修建的,以昆明池為天河(銀河),牽牛星在天河以東,織女星在天河以西,地上的牛郎織女石雕自然也應該是牛郎在東、織女在西了。如今,石婆廟的位置正是在當年昆明池的東側,石婆廟內供奉的石雕恰恰是高大、憨厚的牽牛石雕。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雖然已經搞不清楚是怎麼被弄錯的,但這並不妨礙老百姓心目中對於牛郎織女虔誠的信仰,他們依舊在石婆廟內祈福乞巧,依舊在被當作織女的“石爺”像前燃香供奉。

  天地相映在沂源

  自唐宋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牛郎織女傳説以其獨特的魅力融入山東省沂源縣的山水之中,化入民眾的口頭傳統,成為在沂源這塊土地上最具影響力的風物傳説。

  沂源牛郎織女傳説主要流傳在縣域南部的燕崖鄉,與當地山川景物融為一體。發源於沂源縣魯山的沂河,自北向南流經燕崖鄉,在牛郎官莊村往東拐了一下繼續南行,正是在這個拐彎的地方,形成了今天景色迷人的牛郎織女傳説景區。牛郎官莊所面對的沂河南岸是大賢山,山體臨河的懸崖被稱作“燕子崖”,燕崖鄉便由此得名。燕子崖半山腰處有一個洞穴,洞口寫著“織女仙洞”四個醒目的大字,沂源縣的牛郎織女傳説就要從這兒講起。

  燕子崖、織女洞這些名稱始自什麼年代?牛郎織女的傳説怎麼會與沂源結下不解之緣?分佈在大賢山各處的碑刻資料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線索。

  大賢山上現存最早的碑刻是立於宋代元豐四年(1081年)的一塊功德碑,此碑雖然現存于織女洞中,但從碑文中還看不出與織女有什麼聯繫。大賢山上還存有一座金代石塔,石塔上面出現了金代泰和六年(1206年)的線刻人物像和文字題刻。題刻主要記述了大賢山道教的開山人物、活了318歲的道士張道通的事跡。值得注意的是,金代泰和六年的碑刻文字中出現了張道通雲遊至大賢山、定居於織女崖的敘述:“乃遊此地,謂人曰山名大賢,織女崖□,乃同徒眾登眺巔峯,山清水秀,而樂居焉。”這裡的“織女崖”,是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與織女有關的記載。

  今存于大賢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為我們破解沂源牛郎織女傳説的起源和發展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立於山頂玉皇閣的《重修迎仙觀玉帝行祠記》,這樣解釋大賢山和迎仙觀的來歷:“所謂山之大賢者,因織女之稱也;觀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賢山之賢人是織女,迎仙觀之仙人是張道通。所謂織女之“賢”,強調的是作為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女子的“賢惠”的品德。

  對於我們理解沂源牛郎織女傳説最為重要的一段史料,出現在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的《沂水縣重修織女洞重樓記》中。碑文中解釋山洞命名的原因是“唐人聞個中扎扎機聲,以故織女名”。在這段文字中,還十分難得地透漏出把織女和牛郎牽連在一起的機緣:時任知縣在視察大賢山時,看到秀麗山水,生發出一段奇思妙想,他對主持道人大談玄妙之理,講什麼神仙洞穴必須得“秘”、得“虛”,而道士呢,“守者會公意,即禮多方金粟展力為之,對面並起牛宮”。縣太爺的一段談玄,竟然引發了道人將織女洞和牛郎附會在一起的念頭,並且立竿見影,馬上付諸行動,第二年就在織女洞的對面、沂河的岸邊建起了牛郎廟(牛宮),“於是乎,在天成象者,而在地成形矣。”

  至此,牛郎織女傳説如何被附會在沂源縣大賢山一帶的歷史發展脈絡,便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在沂源當地還流傳著牛郎是牛郎官莊村孫氏祖先的説法,牛郎官莊村莊的出現、以及孫氏家族與牛郎之間的關係又該怎麼理解呢?

  當道士于萬曆年間在織女洞對面沂河岸邊修建“牛宮”之時,牛宮的周邊是否有人居住、是否已有村莊呢?至今,還沒有確鑿史料能夠證明當時那裏就已經有人定居或者已經有村莊存在。或許,已經有人居住,並在那裏耕種,但村名沒有流傳下來,也許就沒有村名。

  定稿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的《沂水孫氏宗譜略》中,為我們提供了牛郎官莊村孫氏家族遷居此地的最初時間。據為譜書作序的孫家的外甥、民國時期山東省議會議員顧石濤考證:孫氏“居沂水牛郎官莊一支今已十余世,上推遷沂年歲,當在明代末葉”。至宗譜成書的民國年間,這支沂水孫氏已繁衍至十五世。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明代末葉孫氏家族遷居沂水、定居沂河岸邊時,“牛宮”已于萬曆年間修建而成,村莊因位於牛宮附近,因而命名村莊為牛郎官莊。毫無疑問,牛郎官莊村是因牛郎廟而命名的,其立村時間應晚于建廟的時間。

  至於牛郎官莊孫氏家族與當地傳説中牛郎的姓氏一致的原因,追溯起來就更加困難。據李萬鵬教授考證,在山東的地方戲中,有將牛郎冠以孫氏姓的。或許,正是受這種地方民間戲曲或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原因的影響,又由於孫氏當年遷來沂水定居在牛郎廟旁的歷史巧合,使牛郎官莊村的孫氏被人稱作了牛郎的後代。

  “做十六歲”保平安

  在我國的閩南和臺灣地區,流傳著七夕節祭拜七娘媽、“做十六歲”的習俗。

  閩臺地區,把織女神稱作“七娘媽”。根據洪淑苓教授的考證,七夕祭拜七娘媽的習俗,最早被記錄在清代乾隆初年纂修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七月七日,曰七夕,為乞巧會,家家晚備牲禮、瓜果、花粉之屬,向檐前祭獻,祝七娘壽誕,畢,則將端午男女所繫五彩線剪斷同焚。或曰魁星於是日生,士子多於是夜為魁星會,備肴歡飲。村塾尤盛。”

  為什麼稱織女神為“七娘媽”呢?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比較常見的説法是,這和牛郎織女的傳説故事有關。在牛郎織女傳説中,不僅牛郎和織女相識相愛,而且還生下了一對兒女。生兒育女情節的出現,就為女主角織女增添了作為母親對於兒女的疼惜之情。閩南地區原來就有七娘媽的信仰,在牛郎織女傳説的流傳過程中,人們將作為母親的織女神與原本民間流傳的七娘媽信仰結合在了一起,七娘媽成為了兒童的保護神,在七夕節的時候接受人們的祭拜。

  祭拜七娘媽最典型的儀式就是“做十六歲”。“做十六歲”屬於成年禮的儀式,孩子小的時候將七娘媽認作“契母”(如同人間的乾媽),並且隨身佩戴七娘媽神前的香火袋,受其庇祐。等長到十六歲這一年,就要舉行“做十六歲”的儀式,到七娘媽廟或者在自家神案前,向七娘媽祝禱感恩,從紙扎做成的“七娘媽亭”下鑽過去,代表“出婆姐間”,從此就是成年人了,具有“通過儀式”的意義。

  臺南的開隆宮主祀的主神就是七娘媽,開隆宮每年都舉辦七夕“做十六歲”的活動,影響所及遍佈全臺灣。朱鋒在《臺南的七夕》一文中,這樣描述開隆宮的七夕:“此日俗為七星娘娘(俗叫做七娘媽)的壽誕。崇奉此神的本市中區開隆宮……全市的婦女們都遠道而來,虔誠地燒香禮拜,一心一意,求子女的成長。除了前往開隆宮之外,各家庭都備辦了豐富的牲禮,于下午在廳堂致祭七娘媽,尤其是家有十六歲子女的家庭,特別隆重地舉行了成年大典禮。除了應備祭品之外,又從糊紙店購買了一座華麗的‘七娘媽亭’,與各親友送來的禮品合在一起致祭。”

  流佈東瀛譜新篇

  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牛郎織女傳説也流佈海外,特別是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有傳承。

  在東瀛日本,牛郎織女傳説與七夕節相伴傳播廣泛。根據畢雪飛教授的研究,牛郎織女傳説早在兩漢魏晉時期隨同紡織技術一起傳入日本,在生活層面影響著日本人的信仰、祭祀以及神話。此後的隋唐時期,跟隨遣唐使來到中國的留學生再次把牛郎織女傳説和七夕節帶回日本,在宮廷內部形成了以七夕乞巧奠為中心的詩宴,歌咏牛郎織女,並逐漸在上流社會中普及開來。至平安中期,又逐漸融合了唐代宮廷七夕儀式,形成了以展示絲織品與寫作和歌為中心的宮廷乞巧奠儀禮。發展到江戶時代,宮廷儀禮向庶民階層滲透,逐漸演化為平民化的城市七夕風俗,並向農村地區擴散。

  世居京都的冷泉家,是日本最著名的公卿貴族藤原家族的後代,以傳承寫作和吟誦和歌為家業。冷泉家每年七夕舉辦的乞巧奠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是日本宮廷上層傳承牛郎織女傳説和七夕節俗的典型代表。畢雪飛曾對2018年的乞巧奠進行調查,並予以詳細記述。

  京都冷泉家院落不大,黑瓦白墻,當年是按照江戶時代家祿三百石的羽林家標準建造,算得上是公家中等水準。如今,這座府邸是日本現存唯一的近世公家住宅,已經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産。乞巧奠舉辦的傍晚,進入府邸,便可以看到院子裏已經佈置好七夕供奉的“星之座”祭壇,兩個高臺桌子上擺放著兩組“海幸”(鮑鯛等)與“山幸”(茄梨瓜桃等)以及琵琶等樂器,周邊挂著五色絹絲,傳承的是平安時期儀式書《江家次第》第八卷“七日乞巧奠事”所載的祭壇佈置。

  乞巧奠儀式傍晚6點開始,先由冷泉家第25代傳人介紹乞巧奠傳承千年的歷史概況,接著雅樂演奏,上場三男二女,身著狩衣、袿袴等平安時期的宮廷裝束,分別拿著箏、琵琶、笙、篳、笛登場。雅樂演奏共有平調音取、越殿樂、王昭君、朗咏二星四個曲目。雅樂完畢,由冷泉家血統傳人冷泉貴實子講述牛郎織女傳説,主持和歌披講儀式。披講是提高和歌技巧的儀式,七夕和歌披講以牛郎織女二星為主題,參加者為一男兩女,與雅樂演奏者一樣著平安宮廷裝束登場,披講的具體流程為:男先歌,二女隨唱,最後三人合唱。

  披講接近尾聲時,天色已暗,開始點燈儀式,先是面向二星點燈,然後七夕供奉臺點燈,最後庭院四角點燈。瞬間庭院內燈火星星點點,氣氛愈發浪漫朦朧。

  此時,進入“流れの座”環節,是為乞巧奠儀式的高潮。首先由一位助手在場地中間鋪上白絹(代表銀河),然後身著平安宮廷服裝的五對男女登場,兩兩相對分坐在白色絹絲兩旁,隨後助手拿著筆墨紙硯等分別放在每人面前。只看見對面一排男性開始沉思,片刻後提筆在紙上寫字,寫好後遞給對面的女性,女性用扇子接過來,讀後有的沉思,有的馬上提筆在紙上寫字,寫好後再遞給對面的男性。這是始於平安時期宮中,男女在七夕夜裏模倣牛郎織女銀河相隔互訴衷腸的和歌贈答活動。和歌主題基本圍繞牛郎織女二星重逢喜悅、相聚短暫、別離惆悵等情緒生發,歌咏現實中男女的悲歡離合。最後,朗誦了幾首當天五對男女所作的和歌,不外乎借牛郎織女傳説抒發現實中男女之情。儀式結束時為當晚8點半。

  冷泉家的乞巧奠傳承了日本宮廷的七夕習俗,各地每年七八月份舉辦的七夕祭則可作為日本庶民節慶文化的代表。江戶時代是日本庶民文化興盛時期,傳承于貴族社會的七夕儀禮開始向庶民階層滲透。特別是江戶幕府將五節供(正月七日人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陽)定為官方假日,七夕很快形成了以家庭為中心的平民化習俗在城市中流行。1872年,明治政府將曆法改為西歷並廢除“五節供”後,傳統節日式微。此後,直至20世紀20年代,尤其是二戰之後,傳統節日及其習俗才出現全面復興的勢頭。

  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仙臺七夕祭”在城市七夕祭中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它與神奈川縣平冢市的“湘南平冢七夕祭”、愛知縣安城市的“一宮七夕祭”並稱日本三大七夕祭。

  仙臺七夕祭始於江戶時代的伊達政宗時期,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仙臺七夕祭最具特色的是製作鮮艷巨大的“七夕飾”。所謂“七夕飾”,就是在十幾米的竹竿上挂上紙花綵球、色彩繽紛的紙條、各色各樣的紙鶴以及寫滿願望的五色短冊等,並將其裝飾在商店街內。

  城市七夕祭的主要活動是祈願。來自中國的穿針乞巧,在這裡演化為各種各樣的願望祈求。他們將願望寫在五色短冊上後,挂在笹上。祈願的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幾類:戀愛成功、家庭和睦、學業有成、工作順利、世界和平等,幾乎包含了日本民眾的所有訴求。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織女仿佛是“全能神”,特別是在戀愛和學業方面最管用,因此,常常看到情侶和小孩子認真寫願望的畫面。

  日本城市七夕祭的基調中仍然講述著來自中國的七夕傳統。日本城市七夕祭宣傳中,首先講述七夕節的由來,講述來自中國的牛郎織女傳説。七夕祭中最典型的造型是中國古裝形象的牛郎織女執手相視的畫面。仙臺市內七夕祭現場,還有手持織布梭子的織女雕像;大阪交野市則把織女設計成萌萌的“卡哇伊”小仙女的造型,閃爍著大眼睛,頭上兩個高高的環形發髻上頂著三顆小星星,佈置在車站以及道路兩旁。大阪交野市與枚方市分別以織女與牛郎為文化形象,兩個城市恰好隔甘野川而望,共生共用七夕傳説文化資源。

  牛郎織女傳説在華夏大地傳誦了數千年,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人生天地間,與日月共用光芒,牛郎織女傳説也將伴隨著星光、伴隨著人類的情感繼續被吟咏傳誦,被發揚光大。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民俗學會會長。)

  葉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