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臺灣畫家的“玫瑰人生”

2019年10月15日 13:40: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10月15日電(記者趙博、彭培根)當東方道家哲學思想與西方文學經典的玫瑰意象“相遇”,將激發怎樣的藝術靈感?臺灣畫家黃騰輝的作品或許能給出答案。近日,記者來到黃騰輝位於臺中的畫室,聽他講述別具一格的“玫瑰人生”。

  黃騰輝以畫玫瑰而成名。他的作品曾在島內多家大型美術館及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曾“登上”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在保利拍出高價,也曾成為VISA、萬事達、JCB信用卡的封面。

  “玫瑰一直是我的創作主題,但人生第一次與它‘相遇’卻已20歲。”黃騰輝説,那是一個夏日午後,剛從花蓮鄉下考進東海大學的青年,在圖書館偶得一本《小王子》,“我一口氣讀完,立刻被熾烈天真的感性世界所深深吸引”。

  書裏那朵“獨一無二的玫瑰”,從此成為黃騰輝生命中揮之不去的精神符號。這個貿易專業的年輕人決定重拾少年時代涂涂畫畫的愛好,利用課餘時間到建築系學習素描和設計,也開始幫學校社團畫海報賺點生活費,走上藝術啟蒙之路。

  “與很多畫家不同,我沒有一畢業就從事創作。”黃騰輝笑著説。他在房地産行業兜兜轉轉數年,趕上“臺灣錢淹腳目”的好光景攢下“第一桶金”,然後以“既可生活又可畫畫”的原則轉而創業英式下午茶店,很快開出幾十家分店。有了較為充裕的經濟條件後,年過而立的黃騰輝投入“隨心所欲不受拘束的創作”。

  “我的繪畫歷程沒有特別辛苦的地方,就是喜歡畫,樂此不疲地畫,畫畫讓我感到幸福快樂。”黃騰輝説,起先每週抽出一天時間專門用來畫畫,被媒體戲稱為“1/7畫家”,後來慢慢變成了“1/3畫家”“2/3畫家”。

  下午茶店需要大量鮮切花插瓶,黃騰輝又跑到南投埔裏,找了塊地搞起玫瑰種植。4000多平方米的花田種滿了紅白兩色玫瑰。“好的觀賞玫瑰,花冠漂亮、花瓣厚實、層次分明。玫瑰極其嬌貴,為保證品質,必須在清晨帶著露珠採摘,否則很快凋萎。”黃騰輝説,有了八年多花匠經歷,更能體會《小王子》所揭示的愛與付出的真諦。

  這份領悟也體現在畫作裏。黃騰輝筆下的玫瑰,濃烈盛放又寧靜自矜,仿佛每一朵都自有一顆獨自安放希望與夢想的星球。

  獨特的藝術風格讓黃騰輝贏得了地位和名氣,畫展、拍賣、商業合作接踵而來。黃騰輝卻覺得,太過熟稔的技法讓自己逐漸失去了好奇心與熱情。猶如玫瑰生長于荊棘,藝術家需要清醒的思考,

  2012年,已是知天命的年齡,黃騰輝決定遠赴北京,來到清華大學哲學系,師從評論家肖鷹研習美學。“經過與良師益友的探討,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期間,道家著作、古代文人畫以充滿想像力和禪意的表現手法,啟發我投入更為自由與靈活的創作。”他説。

  黃騰輝還在畫玫瑰,卻將玫瑰置入更為空曠的語境。一朵朵具象的鮮花不見了,星空、山林、海岸、雲霧乃至四季躍然紙上;細細品讀,依然能看到那朵玫瑰,遺世獨立於萬物喧囂間。

  “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我有一條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探索人在宇宙中的孤獨感和生命存在之美。”黃騰輝説,星星是孤獨的,小王子是孤獨的,沙漠裏的蛇是孤獨的,那朵玫瑰也是孤獨的。莊子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道法自然方能求得解脫超越,“這是道家的美學境界,也是我作品中的美學體驗”。

  如今,黃騰輝將下午茶店交給兒子打理,成為所有時間精力用來創作的“百分百畫家”。他説,藝術是癡迷者的事業,人一旦對藝術迷狂,必將終身相許。儘管走過巷陌縱橫的人生路,但最終最純粹的那一條,在瞥見玫瑰的夏日午後就已選定。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