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攜手展四十余幅飛天拓本作品 傳承發展“鄰邦友誼”
中新網蘭州10月14日電 (記者 崔琳)翱翔雲表的飛天伎樂,勇猛精進的天王力士……一堂之內,高古樸拙,遠風巍巍。近日,“中韓緣·佛教藝術展”在甘肅榆林窟展出,共展出了四十余幅飛天拓本作品。拓本,是將鐫刻于金石之上的圖文以墨轉于紙張之上的作品。
此次展覽由敦煌研究院、韓中文化友好協會、韓國美黃寺主辦,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承辦,為觀眾親觀韓國靜雅飛天拓本形貌提供了“通道”,並在對比細品韓國佛教藝術與敦煌石窟悠久藝術文化流脈和歷史印痕的異同方面,搭建起了良好的文化交流平臺。
記者了解到,展出的飛天拓本皆為韓國美黃寺主持金剛大師多年所藏之佛教石刻拓本,這些作品尺幅不一,內容各異,跨越了統一新羅、高麗、朝鮮等時代,刻畫內容以西域樂器奏樂飛天像的鐘為中心的佛像和佛·僧塔到瓦當,以奏樂雙飛天為主的香花供養飛天與佛·菩薩飛天等多種形式,將韓國飛天的特徵原封不動地展示出來。
展覽同時展出了《樂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運用虛擬與現實結合的高科技創意展陳形式,打破壁畫靜態展覽形式,讓榆林窟第25窟的樂舞盛景“活”起來;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營造浸入式感官體驗,讓觀眾徜徉于精美絕倫的石窟壁畫世界。
通過拓本特有的黑白體現出天衣與姿態、柔麗與樸素、動靜相宜的留白和余韻之美,讓更多人再次一覽韓國飛天的自然風采;此外,拓本寂靜,投影生動,動靜互補、相得益彰,這場有深度、有溫度的綜合性中韓文化藝術展覽,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追溯過去、觀摩現在、探尋未來的凈土世界。
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創立者、理事長、前議員崔載千説,展覽讓飛天再次回到它的故鄉敦煌,這是托了敦煌精神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福氣。
“這不僅是一次中韓佛教之緣的再續之旅,也是中韓飛天、中韓佛教藝術的一場文明對話,更是踐行絲路精神的一次辛勤之旅。”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表示,通過此次展覽,將發揮韓中文化友好協會了解中韓兩國文化的特殊優勢,與敦煌研究院攜手並進,在韓國講好莫高故事、敦煌故事、中國故事,講好中韓友好的動人故事。
“佛教石刻作品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已經逐漸被磨滅,很難再用眼睛欣賞到它的形體形態,這次能近距離看到韓國飛天拓本,實在是太難得了。”前來參觀的一位觀眾説。
“人文交流是中韓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紐帶,藝術以其極特殊的形式自覺承載了兩國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文化擔當,是實現中韓傳統友誼不斷傳承和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榆林窟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立新説,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石窟壁畫中保存的彌足珍貴的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圖像資料,例證著中韓人民友好往來的史實,此次展覽是兩國文化交流與鄰邦友誼的又一有力見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