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參加綜藝節目,拍短視頻……王珮瑜如何讓京劇出圈?

2019年09月05日 09: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開腔】

  編者按:

  對話熱門人物,了解新聞背後的故事。一人一面,還是一人千面?開腔,不只是語言的交流,更是靈魂的觸碰。在這裡,新聞主角變得更加立體。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5日電 題:參加綜藝節目,拍短視頻……王珮瑜如何讓京劇出圈?

  王珮瑜今年41歲了。在過去的30年間,她學戲、唱戲,從一個有天賦的戲校學生,逐漸變成了人們熟悉的“瑜老闆”,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粉絲。

  為推廣京劇,她上過許多熱門綜藝節目,一襲長衫的打扮、清俊儒雅的氣質給觀眾留下很深印象。短視頻平臺、音頻平臺都是她傳播京劇藝術的陣地,許多年輕人因此與國粹有了近距離接觸。

  年過不惑,王珮瑜偶爾會自嘲“老了”,但仍然決定趁著精力尚好,為京劇多做一點事情。她希望,在未來,王珮瑜的粉絲都能變成京劇的觀眾。

  初入梨園:為何要學老生?

  京劇術語中,女子演唱男角,稱為“坤生”,男子唱女角,叫做“乾旦”,王珮瑜是前者。

  “每個人喜歡上一個事兒都有獨特的原因。”回憶當年如何愛上京劇,王珮瑜解釋,“有一回在電視裏看到一個京劇演員,戴著高方巾、黑三髯口……像個讀書人,一點不油膩”。

  儒雅、瀟灑,老生扮相很符合王珮瑜理想中的完美人設。初入行,她學老旦,後來遇到余派資深學者范石人,“他説學京劇一定學老生,老生是挂頭牌的。一下勾起我當年對老生的印象。等有了機會,就學余派老生”。

  偶然間,她看到余派傳人孟小冬的劇照,“又聽了她的《搜狐救孤》錄音,一下子被鎮住:原來一個女演員可以在戲裏把男性角色演得這麼好,太迷人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成為這樣的人,那是夢寐以求的事”。

  憑藉努力,王珮瑜的願望一點點實現,也算得上是少年成名:評彈、琵琶樣樣都來得;並非出身京劇世家,但卻公認極有唱戲的天賦,十二歲學戲,十四歲入科,十六歲憑藉一折《文昭關》技驚四座。那次,梅葆玖先生也不由讚嘆了一句“真像孟小冬”。

  23歲那年,王珮瑜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25歲已經成為上海京劇院一團副團長……憑藉俊秀的扮相以及過人的唱功,她的名氣越傳越廣。

  在劇場看戲,不應是唯一選擇

  順風順水的日子過到30來歲,王珮瑜發現,臺下的觀眾好像總是年紀大的居多。她開始琢磨一個問題:等這些老觀眾慢慢離開了,京劇怎麼辦?

  “京劇第一個最大門檻就是觀演時間長。”王珮瑜清楚地知道,時代已經變了,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塞滿了工作和學習,京劇不是唯一的剛需,“有聽戲的時間,人家沒準選擇學點英語或者數學了”。

  年輕人對京劇不感興趣,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電影、電視劇,甚至還有手機遊戲,太多更有趣的休閒方式擠佔了他們的時間。

  她算了一筆賬,“晚上七點半的戲,為了防備堵車,你四點就得出發吧?坐進劇場聽兩個半小時的戲,散戲到家,都晚上十一點半了。這個時間對普通人來説非常昂貴”。

  “作為演員,我希望推廣京劇最後達到的目的,是人人們都能走進劇場。京劇是劇場的藝術,它在劇場呈現的魅力是其他形式不能替代的。但是在劇場看戲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王珮瑜説。

  但她認為,京劇的魅力仍然在,問題是怎麼讓人們注意到。她常説一句話:“世上只有兩種人,喜歡京劇的人,還有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一旦年輕人領略到京劇的意蘊,仍然可能深深地喜歡上這種傳統藝術。

  打破次元壁:京劇其實很好玩兒

  王珮瑜決定採取多種方式來推廣京劇。

  她開始跨界,參加綜藝節目,包括《朗讀者》《國家寶藏》《經典咏流傳》《開學第一課》等等,哪一次幾乎都忘不了介紹京劇。

  在喜馬拉雅,王珮瑜開設音頻節目《京劇其實很好玩》,每期十分鐘,一共100期,以儘量淺顯的方式為聽眾講解京劇經典劇目。她算了算,目前節目有三百多萬收聽,四萬多訂閱,“對付費的戲曲節目來説,算不錯了”。

  小劇場流行時,她的團隊創作了一齣小劇場戲劇《春水渡》,屬於京昆合演戲,戲裏只有法海和許仙兩個角色,講述了一個有關成長的故事。王珮瑜飾演法海,順便演唱了一首原創主題曲《春水誤》,又大大圈了一波粉。

  “我願意人們都到劇場來看京劇。可不是我想讓他們來,他們就能來啊。”王珮瑜有些無奈地調侃,“所以,我們得讓京劇從業者儘量來到相對顯眼的地方,讓戲曲盡可能多地傳播出去。”為此,她還編了京劇教材,出版了科普京劇的《瑜老闆三分鐘京劇小灶》。

  王珮瑜仍保持著每年學幾齣老戲的頻率,並整理復排一些瀕臨失傳的覃余一派骨子老戲。她講創新,但近乎執拗地堅持著某些原則,“京劇尊重四功五法、唱念做表,某些程式是固化的,是在它最鼎盛時期創造出來的東西,這個不要隨意改變”。

  “在今天,用一種創新的傳播方式,讓大家看到京劇最好的樣子,是我做的事情。而不是説我要盲目自信,再創造一些新的功法程式。”王珮瑜坦率地説,“這個事兒太難了”。

  希望“王珮瑜的粉絲”變為“京劇的觀眾”

  走到今天,在推廣京劇藝術這方面,王珮瑜並非一路坦途。

  “2015年到現在,我們其實做了很多事情,但創業這事兒跟你單純做一位京劇演員完全不一樣。”王珮瑜形容,每天都有很多困難從熟悉的、不熟悉的領域撲過來,只能咬牙堅持。

  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沒辦法管理時間。

  “俗話説‘要事當先’,但在我的工作日程中,沒什麼事情不重要。巡演、審稿、找錢……把時間一點一點分走。”所以,別人出門下館子、旅行,王珮瑜得呆在辦公室,從早晨九點一直到半夜一兩點,“你只能從已經很有限的時間裏繼續擠一點出來”。

  她偶爾會冒出一些很“喪”的想法,覺得過得累,但很快又會丟掉這種念頭,“那麼多粉絲,你能辜負他們嗎?他們花費了時間和熱情,你得給他們最好的作品。在自己精力還非常好的狀態下,我要多做一點事兒”。

  不久前,2019京劇清音會已經拉開巡演大幕,之後還要在廣州、深圳、杭州等七個城市舉行。王珮瑜希望,所有她的粉絲,最後都變成京劇的觀眾,那是自己很願意看到的。(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