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更需要文化支撐
據媒體報道,近日上海博物館舉辦了特展夜場,2000個入場名額在15分鐘內告罄。在上博現場,甚至還出現了2000多人冒雨排隊進場的盛況。市民對夜間文化生活的熱情,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上海近期還推出了首批“24小時影院”,文化“夜上海”正在日益成熟完善。
跟白天相比,人們在夜間似乎“天然地”更加需要文化生活。人類社會一般的作息安排,都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在白天,很多人一則沒有時間過文化生活,二則也缺乏文化生活所需要的閒適和心境。但在結束一天工作之後,晚上身心放鬆地看電影電視、聽戲,在社交場合遊戲閒聊,這些都是非常愉悅的享受。可以説,夜間才是文化活動的“黃金時間”。
中國的傳統社會屬於農耕社會,然而,即使在這種遠比工業社會單調的生活形態裏,人們夜間的文化生活同樣多姿多彩。創作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就直觀地展示了古人設夜宴載歌行樂的風雅場面。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其程式之考究、歌舞之精美,足見這種文化生活的品質之高。古典名著《紅樓夢》,描寫了“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的日常生活,元妃省親的烈火烹油、榮國府元宵夜宴的花團錦簇、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的風雅,都是全書中濃墨重彩的華美篇章。當然,夜間文化生活並非貴族所獨享。古代社會裏的普通人家,也有機會欣賞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裏描繪的火樹銀花,親歷上元佳節的嬉遊歌舞。
到了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早已大大改變,活躍時間大大拓寬。在許多大中城市裏,從當日18時到23時,大多數人都保持著高度活躍的狀態。即使從當日23時到次日清晨,一些大中城市也仍然保持著不休不眠的狀態。人類社會經過長期的演化,其白天的生活形態和社會生態已經高度成熟。如何面對、安排好大幅擴展的夜間文化生活,如何營造構建合理的夜間的生活形態和社會生態,成為擺在城市治理者、企業、社會和市民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眾多城市的治理者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趨勢,其表現就是當下“夜間經濟”的如火如荼。近幾年來,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城市都出臺專門政策發展夜間經濟。廣州、深圳等素有夜生活傳統的南方城市,夜間經濟的發達自不待言。然而,對於夜間生活形態和社會生態的營造構建,光靠夜間經濟的單兵突進還力有不逮。它還要求政府治理、企業運營、社會文化、個體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需要各種資源的動員、調度和配置。在此之中,夜間文化生活的培育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從目前的情況看,夜間生活的形態還是比較單調的——要麼就是吃吃喝喝,要麼就是看電影、聽戲等商業性消費,文化含量更高的夜間生活還比較匱乏。比如,大多數公立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都實行普通的作息制度,下午五六點鐘就關門了。文化場館對於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質的作用無可替代。它們集體缺席于市民的夜間文化生活,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如果更多文化場館能夠提供夜間服務,使人們在夜間也能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去圖書館借書、看書,甚至還有機會參加一些群眾性的講座、沙龍和教育培訓活動,以接觸知識、學習技能、體驗文化,那麼對於培育城市的夜間文化生活來説,無疑大有裨益。
當然,除了要求文化場館和活動場所等硬體資源之外,社會氛圍、社會文化等軟體條件的培育也非常重要。世界各地都有酒吧,也都有喜歡泡酒吧的人。但有些地方的人止步于喝酒,有些地方的人,喝著喝著就“喝”出了酒吧文化,音樂、舞蹈、文學作品就源源不斷地被創造出來。中國人歷來就有把生活藝術化、審美化的傳統,衣食住行都能造就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獨特文化。在今天的都市夜間生活中,也應該挖掘這種藝術審美的文化基因。比如,在月滿之夜,人們有沒有閒情逸致去泛舟江湖?風雪之夜,又有沒有雅興去踏雪尋梅?萬家燈火的都市夜幕下,人們是否在追尋一種詩意的、審美的生活方式?歸根到底,人們嚮往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心靈和生活態度,才是文化藝術的源頭活水。(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封壽炎 媒體評論員 )
[責任編輯:楊永青]